登上展板的老居民范来友现场当起解说员
不少市民在现场观看展览
内联升展示百年非遗传承的纳鞋底技术
《中轴现时与愿景》主题展之观展
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和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中轴现时与愿景》展览近日在景山公园拉开帷幕,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参观。展览“老百姓的感情轴”板块中的三位主人公现身当起了解说员,与观众分享自己与中轴线的故事;通过展览,市民们看到了北京老城保护史、变迁史,更是勾起了过往回忆,令老居民直呼“亲切”,也为媒体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社会责任感点赞;更有学者对展览给出这样的评价:“展览具有存史价值,建议进高校做巡展。”
三位老街坊“现身说法”
点赞北京老城保护措施
19日上午,家住玉河边的老居民李长林特地前来观展。“嘿!这不就是我吗!”在“老百姓的感情轴”展板前,老李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照片中,老李摇着纸扇,正观赏玉河边的《京杭大运河风物图》浮雕,照片下方,正是李长林所住的雨儿胡同20号院,以及玉河边的美景:小桥、流水、蓝天、绿树、青砖灰瓦互相掩映,这正是老李的现实生活图景。66岁的老李见证了这条水系从臭水沟变身成居民的后花园。看着自己的生活故事被写进了展览中,李长林满脸都是喜悦,忍不住掏出了手机在展板前合影留念。提到中轴线,老李意味深长地说:“玉河古迹是老祖先留给咱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张金名片,给北京的老城保护政策点赞!”
登上展板的老居民范来友也来到景山公园观德殿参观,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展板上,老范挺激动:“这个中轴线申遗展览,请老百姓来讲自己的故事,真是很亲切。”老范从室内到室外,认认真真地把两部分展览看了个遍。站在展板前,老范被不少参观的市民认了出来,他现场当起了解说员,与市民边交流边看展。老范说,小时候,钟鼓楼附近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连个路灯都没有。随着中轴线申遗的推进,现在他们平房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变样儿。胡同的地面都铺上了透水砖,公共卫生间从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干净整洁,煤改电后,冬天再也不用为生煤炉子着急。
菜西培育胡同3号院原住民田泽卿一早就从位于丰台区的新家——合顺家园出发,来到了景山公园。一进观德殿,老田就在《中轴现实与愿景》展览现场仔仔细细转了一圈。在展览中看到有关杨梅竹斜街、陟山门街的改造内容时,老田立刻说:“这两个地方的原住民现在都有分到合顺家园的,这个选择让人挺舒心。”
“你看这照片上招牌挂的还是湖南马凯餐厅,还有湖南俩字儿……”作为此次展览“老字号里藏乡愁”章节展出的第一家老字号企业——马凯餐厅的第四代技艺传承人吕永杰也到场参观。望着展板上一张马凯餐厅的黑白老照片,吕永杰和同事回忆道:“招牌上有‘湖南’俩字,大约是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后来招牌就改成马凯了。”说到自己的中轴记忆,吕永杰满脑子都是鲜活的生活图景:“我过去家住鸟巢那儿,每天上班就是脚踩着中轴线来的,那会儿我们中午休息的时候,会去后海游泳或滑冰。当时年轻人流行在后海比拼冰上技艺呢!”
展览勾起过往回忆
老居民直呼“亲切”
展览中呈现的一段段北京老城保护的历史,更是勾起了老居民的回忆。展览中“老城保护的牵引轴”板块记录了当初景山公园寿皇殿腾退的场景,70多岁的老居民马延平说:“当时,寿皇殿还是北京市少年宫,我孩子6岁前都在这里学英语,我们经常送他来上课。前几年,北京市少年宫正式腾退,寿皇殿恢复了它原来的面貌,年寿皇殿开放的时候我们就来看了,恢复得真好。”马延平说,文物腾退不仅可以还它们的本来面貌,更恢复了文物建筑的完整性。“看了展览才知道,原来这几年北京在老城保护上真做了不少实事儿!”
家住鼓楼大街后身、东西城交界线的张阿姨办完事儿顺路就进了景山,一发现有中轴线的展览,就赶紧进来一观。张阿姨在看展的过程中没少拍照片,“我拍照后回家再慢慢看,还得给老伴讲讲。”张阿姨开心地说着,“我首要任务是得发个朋友圈,这个展览让我们涨知识!”
“这些场景都太熟悉、太亲切了,中轴线真是有老百姓的感情依恋在里头,‘北京老城不能再拆’这个理念太好了,留住了历史,这座城市才有味道。”看完展览,71岁的赵荣芳对于共生院的模式也十分认同:“愿意住楼房的就去住楼房,愿意留在四合院的就帮助改善生活条件,还留住了乡愁,老北京的记忆还在!”赵荣芳还说:“看到媒体报道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承担起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值得肯定!”
学者建议可以进高校做巡展
让更多师生了解中轴线申遗
研学文物古迹数十年的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在展览开幕当天也来到了观德殿,观看了《中轴现时与愿景》展览。北京中轴线与梁欣立的学术研究多有交集。梁欣立说,北京中轴线上的文物古迹繁多,比如,在他的《北京古桥》一书中,就记录了中轴线上的万宁桥、金水桥、消失的天桥等,在他的《北京古墙》一书中提到,内城、外城、皇城、宫城的城墙全都立在中轴线上。
梁欣立坦言,中轴线申遗不是文物部门一家之事,应当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北京青年报》的多年持续报道,宣传了中轴线,对申遗具有推动作用。而展览中呈现出历次报道的版面,刊发了当时鲜活的新闻,这些报版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应当留存好。
就此次展览,梁欣立认为应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他建议,这些展板可以去北京各大高校巡回展出,比如走进大学图书馆。这样做成本低、效果好、传播意义大,可以让更多师生了解中轴线申遗、了解老城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本报记者蒋若静王薇解丽林艳崔毅飞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郝羿图片制作/沙楠
现场
老字号现身中轴展现场
茶香溢古殿
手艺展非遗
内联升第五代传人蔡文科现场纳千层鞋底;老字号吴裕泰实时炮制的茉莉花茶香浓四溢;豌豆果子糕、艾窝窝、豆汁、焦圈等20多种护国寺小吃任挑选……作为此次中轴展室外部分的开篇章节——“老字号里藏乡愁”,展陈内容里的多家老字号日前也亲临现场,用活灵活现的现场技艺展示,与展板中的文字内容零距离“呼应”,成为此次中轴展的一大特色,也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据介绍,在这次主题展期间,一些非遗老字号将不定期来到观德殿现场为游客展示“绝活”。
19日一早,不少参观者一进观德殿,就被吴裕泰冒着热气的茉莉花茶茶香所吸引。茶艺表演者先以宋代诗人江奎的一首《茉莉》开场,接着开始温杯、拔茶、润茶、闷茶、出汤,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面对游客询问,茶艺师说:“冲茶时要先倒一点水润润茶,再高举水壶冲茶,头泡要闷茶30秒,达到口感的最佳。”
“嚯!真香,隔着口罩都能闻到!”郗大爷已经将展览细细瞧了一遍,“北京人还就好茉莉花茶这口,看完中轴线展,再喝上一口这老字号的茉莉花茶,还真是绝配啊!”
品尝完有着百年历史的吴裕泰,旁边有着年历史的内联升展台,早已被游客围得满满当当。“这反绱工艺是什么?”“布鞋底走不坏是靠的什么技艺?”“鞋的面料有什么讲究?”面对游客接连不断抛出的各式问题,内联升第五代传人蔡文科一边演绎纳鞋底技术,一边耐心地一一回答。
“您看这鞋底,肉眼看着是后跟10层,前脚掌6层,但实际上它每一层中间还有很多夹层,后跟总共实际上是35层,前脚掌是27层。这么多层鞋底纳完为什么看着薄呢?这就需要捶的工艺……”蔡文科拿起一只鞋底的成品,向参观者们细述百年非遗传承工艺的“奥秘”。
为了更快地了解“反绱工艺”,一位游客更是现场体验了一把内联升的“翻鞋底”工序,抱着鞋顶左拉右掰,这位游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将鞋面翻出。“这下您不冷了吧。这个鞋呀就是反绱工艺,鞋面和鞋底的缝制针线在里面,都缝好了再翻过来。”蔡文科笑说。
除了现场体验之外,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逛完展直接将“老字号”“抱”回家。有人拎着一袋焦圈出了观德殿,还有人正忙着要两盒艾窝窝……从展板上“走下来”的老字号——护国寺小吃,成了观展人结束观展前的心头爱。文/本报记者林艳解丽
策展说
十年申遗我们不仅仅是记录者
——写在“中轴现时与愿景”主题展开展之际
■田科武
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年酝酿已久的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启动,北京老城保护全面推进,到年10月28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北京中轴线申遗行稳致远,《北京青年报》作为一张主流都市报,记录、留存了海量的文字资料、音像融媒以及摄影图片,我们组成了专门的项目组,披沙拣金、整合梳理,近日在紫禁之巅——景山公园办成《中轴现时与愿景》大型主题展,该展分为两部分:一是北京青年报梳理10年采访历程,整理出“媒体聚焦中轴线回望十年申遗路”为主线的室内展陈;二是以中轴申遗的现实为线索,以“老城不能再拆”系列报道为基础,梳理出“老百姓的感情轴”“老城保护的牵引轴”“首都建设的发展轴”为主线的室外展陈。
两大系列展陈以“人”为核心,反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文保思路;以“事”为载体,展示出这条八百年城市骨架的现时场景;以“价值”为逻辑主线,论证了中轴线的杰出性和普遍性价值,同时也用融媒形式展现了北京青年报“新闻+政务”的深度融合成果。
首先,普通老百姓的“感情”使中轴展陈“活”了起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在展览中请到了很多生活在中轴线周边的老居民来谈自己的“中轴情结”。65岁的“老北京”范来友谈到小时候自己在鼓楼北门外的茶馆儿听老人们讲铸钟娘娘的故事;从小生长在玉河边上的66岁的李长林老人为我们历数《京杭大运河风物图》上的漕运场景。老人们动情地说:“如果把文物建筑比做一个城市的外壳,生活在其中的老居民就是文物的魂儿啊!”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赫尔德在《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书中指出:“当我们踏上长长旅途,我们的心灵却常常在家。”中轴线正是这样,让人充满着一种“在家感”。比对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应该说,类似中轴线上的这种“落叶归根”的人文情怀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物的故事讲不好就是僵硬的,而普通老百姓登上了这次展览的展板和融媒视频,他们鲜活的故事和心中的愿景则有力地表达出了中轴线的杰出性价值。
其次,细节的钩沉使老城保护的制度与概念“立”了起来。我们在展陈中总结了共生院的三种形态,那就是“建筑共生”“人的共生”和“文化共生”。共生院如何承载缕缕乡愁?住在东城区雨儿胡同30号院的七旬老人崇宝才登上展板讲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共生院改造中规划师应老爷子的要求帮助搭建了一个藤缠蔓绕的葫芦架,硕大的葫芦在微风中摇曳,老人感觉“儿时的乡愁就在眼前”。这个细节也使不少观展的老街坊们眼眶有些湿润。共生院作为北京市城市更新的新路径,绝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这次展览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细节使得一系列首都基层治理的制度概念变成了老百姓身边可感可触的现实。
第三,实地的调研走访使老城保护的思考“深”了下去。为了这次展陈,北京青年报项目组的同志历时两个多月,围绕这条7.8公里的老城骨架,看即景、记修缮、探传承,深刻地思考了京城“保”字当头的三点含义:那就是保“老”、保“静”、保“特”,在展陈中,我们称之为“老城保护三要素”;对于历史建筑的转让、抵押、出租等问题,我们结合核心区控规提出的“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会开放”的总原则,在实地走访中采集了玉河庵引入社会力量原址保护、雁翅楼引入中国书店活化利用等鲜活案例,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涉及到的相关条款提供了鲜活的研判案例;对于《北京市推进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的如何“让文物说话”,我们也在展陈中展示了采访到的若干现实中的鲜活实践。凡此种种,无疑都将对社会各界深化理解“老城保护”的概念起到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8次亲临北京视察,多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很多重要指示都是针对核心区控规和老城保护的。在中轴申遗的进程中,《北京青年报》忠实地履行着媒体的记录职责,但我们并不仅仅是“记录”;我们见证着压茬推进的每一个文保修缮工程,但我们并不局限于“旁观”。北京城因“都”而兴,中轴线因“保”而立。我们期冀通过这次主题展陈,带给全社会更多关于老城整体保护以及中轴申遗的思考和瞻望。(作者系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