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不仅拥有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城内亦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环绕,这条河被称为“内金水河”。
河道不长,曲折蜿蜒
内金水河之水由紫禁城西北筒子河水关进入,从西北向南流淌至武英门前,转至东向,横跨太和门广场,此后向北,再转至东向,经过文渊阁前,再转至南向,从紫禁城东南角水关出宫,汇入紫禁城外东南筒子河。
内金水河全长约米,平均深度约4米,河水时隐时现,时直时弯,时宽时窄,最宽达11.8米,最窄处不超过2米。河底及侧帮均由石材铺砌。
蜿蜒的碧波给紫禁城带来了灵气,其造型丰富了建筑艺术效果。内金水河的水由紫禁城东南角出宫后,向南汇入菖蒲河。菖蒲河属于外金水河,位于天安门以东,长约米。菖蒲河东端汇入玉河,再向南流,汇入内城南护城河(前三门护城河),再由南护城河汇入通惠河。
金水得名玉泉山
“金水河”名称的来源,主要与玉泉山的地理位置相关。元末明初史学家宋濂等人所撰《元史》载有:“金水河其源出宛平县玉泉山,流至和义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玉泉山位于北京市西郊,在我国古代五行文化中,“金”表示西方,意即“金水河”是源于玉泉山的河水。
内金水河之“内”字来源,主要与明代金水河改道相关。
元代文学家陶宗仪所撰《南村辍耕录》载有:“峙万岁山(今北海琼岛),浚太液池(今北海、中海),派玉泉,通金水,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壮哉帝居。”由此可知,元代都城建造时,玉泉山的水就被直接引入了太液池,并称之为“金水”。
在明代,金水河被改道。玉泉山的水过德胜门水关流进什刹海后分为两支:第一支是为了供应明代宫廷及皇家苑囿用水,在什刹海南岸开挖新渠,在太液池南端开挖南海,使得水沿着什刹海流入南海;第二支是为了补给城郊用水,在什刹海东岸开挖新渠,使得水向东流入元代的通惠河,再向南流入南护城河。而什刹海至南护城河的河段,在明代被称为玉(御)河。
这第一支玉泉山的水系再被分为两支,形成内金水河、外金水河。其中一支从太液池北闸口分流,经过紫禁城西北位置筒子河(紫禁城护城河)进宫,再从紫禁城东南位置出宫,被称为内金水河;另一支从南海东岸向东分流,经承天门(今天安门),再与内金水河出宫的水在太庙东南汇合,向东注入玉河,被称为外金水河。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二》“内务府·奉宸苑”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内金水河与外金水河的流向:“皇城内河流,四面环绕,由地安门外西步梁桥入者,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为护城河。护城河西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流经天安门外金水桥,东南注玉河,为外金水河。”
河道曲折原为灭火
紫禁城内金水河为何如此曲折蜿蜒呢?
从防火角度讲,内金水河提供了充足的古建筑消防水源。紫禁城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材的燃点低,一旦着火,需要充足的水源及时进行扑救。紫禁城内虽然有72口生活用水井,且它们能够提供消防水源,但这些水井并非均匀分布在各大宫殿附近。紫禁城宫殿建筑数量众多,水井无法满足紫禁城的消防用水需求,而内金水河的水源于玉泉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极好的消防水源,而且其合理的布局形式,对建筑救火极其有利。
明代宦官刘若愚所撰《酌中志》卷十七“大内规制纪略”载有:“是河也,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内金水河的主要用途并非赏鱼,其平面设计成弯弯曲曲形状,也并非是故意耗费物料,而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
“回禄”即火灾之意。该卷还载有:“又如天启年,一号殿哕鸾宫被灾者二次,如只靠井中汲水,能救几何耶?疏通此河脉,诚急务也。”紫禁城中仅靠井水来救火,是远远不够的,而内金水河的开凿,可弥补其不足。同样根据《酌中志》卷十七记载,明代天启四年(年)六科廊(位于午门以南)发生火灾、天启六年(年)武英殿西油漆房发生火灾,均得力于内金水河的水源及时灭火。
在清代,内金水河水灭火这一用途亦见史料记载。光绪十四年(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贞度门失火,从内金水河取水扑救。据《清实录·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记载,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夜间,贞度门着火,并延烧至太和门及库房等处。据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翁同龢日记》记载,十二月十六日清晨,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被告知贞度门发生大火,他连忙驱车从午门左掖门进宫。此时贞度门的屋架已烧毁,墙柱正在燃烧。他看到太和门广场的金水桥下,消防人员正从内金水河取水。然而河水结冰,救火人员凿冰一尺才取到水,因而导致“机不得力”(灭火的机械设备无法充分利用)。尽管取水过程迟缓,耽误了贞度门的火灾扑救,但内金水河的消防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如此,清代复建的部分建筑也尽可能靠近内金水河,以利于防火。清乾隆四十一年(年)建造的“皇家图书馆”文渊阁,内藏《四库全书》。为避免建筑着火,文渊阁的选址位置即在文华殿区域的内金水河后面。文渊阁与前面的文华殿隔着内金水河,一方面防止其它建筑物失火时火势蔓延,另一方面内金水河可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
宫中排水尽入此河
内金水河还是紫禁城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内金水河是紫禁城内排水系统最终的环节和最重要的保障手段。
北京的汛期一般是每年6月1日至9月15日左右。尽管该时段雨水暴增,但是紫禁城在历史上并未出现过积水问题。年,伪建设总署刊印了《京师城内河道沟渠图说》,其中载有:“紫禁城内具有特殊之沟渠网,据言无论遭遇何等大雨,庭中绝无漫溢之患,对其布置构造,仍属不明。但自紫禁城之西北隅流入经过太和殿(门)前,而流出于紫禁城东南隅之金水河,无疑为一道干沟,即四周之濠,亦足以应付由城内排出之水。”这段话说明,内金水河在历史上的确发挥了强大的排水功能。
现在故宫对外开放,即使是暴雨季节,也不会影响公众参观,这无疑得力于紫禁城优秀的排水系统。紫禁城的排水系统包括屋顶、地上和地下三个部分。屋顶排水,即雨水降落到屋顶后,从屋顶排至地面;地上排水,即地表雨水流入明沟、再流入暗沟或直接排入内金水河;地下排水,即暗沟的水排入内金水河。无论是屋顶排水,还是地上或地下排水,雨水最终均汇入东华门区域的内金水河,并被及时排出紫禁城,经护城河流入通惠河。
紫禁城内金水河有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和文化内涵,它既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值得我们好好保护和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