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者”这个重要理念,核心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区域,南起永定门,北经正阳门、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以钟楼、鼓楼为终点,全长约7.8公里。由一系列重要建筑、院落空间和门、桥等形成起承转合的韵律节奏变化感。
北京中轴线既是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历史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重点。北京中轴线自元大都建城至今已有余年建设历程,可谓北京都城史的缩影,也是“北京的脊梁”,历史上,既是皇权、礼制的象征,又与自然完美交融,更是历代人民保护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资料图片。
中轴线的营建智慧和价值分析
中轴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
“天人合一”有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思想。上为天,中为人,下为地,视为“三才”,这是“天人合一”思想之精华。这里的“天”主要是指有意志的“天”,即天命之“天”。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天命的天人合一。北京中轴线体现中国传统地理上、文化上与心理上的共同要求。根据中国古代的相关理论,住宅、村庄和城市的理想位置是背阴朝阳、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左右成被山环抱之势。据《元史·霸突鲁》记:“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逆莫。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由此可见,北京城正是处于符合这一传统理论的理想位置。而中轴线所处又是北京城之中,是龙脉贯穿的地方。龙脉是一种神圣的庇护力量,贯穿中间,让一切保持井然有序、不偏不倚。北京从北面的山脉,经过中轴线,直指南城。
明朝的中轴线是从紫禁城的三大殿开始,向北向南延伸的,选择三大殿作为起点,代表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三大殿在建筑上,共用一个台基,格局呈“土”字形,代表国土、天下,皇帝的宝座就在太和殿,代表皇帝就是天下的中心,皇帝是天之子,代表天的意志统治人间,“上天之子,代天君临万民”。这也吻合了五行中“土”居中央的情形。明永乐初年紫禁城前三殿名为“奉天”“华盖”“谨身”,嘉靖年间改名为“皇极”“中极”“建极”,清代又改称“太和”“中和”“保和”,其核心思想就是“君权神授,奉天承运”。从功能上看,三大殿是举行新皇帝登基、向全国颁布诏书、殿试等重要活动的场所,也说明了这里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
象天设都、象天法地的思想
古人认为,天界是一个以北极帝星为中心,以“四象、五宫、二十八宿”为主干,结构十分严密的社会体系。帝星所居的紫微垣位居中宫,而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并二十八宿,形成拱卫之势。对此,古人在都市建设中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模仿。如以宫城象征紫微垣,大城建筑象征二十八宿,乃至全天星斗等。这就是“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紫禁城的午门、神武门、文华殿、武英殿就是根据天上的星空方位布局。午门在方位上称为“朱雀门”,与紫禁城后门神武门(明代称“玄武门”)相呼应。符合古代《礼曲》所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午门象征朱雀,与鸟形有关,按五行之说,南方属火,火为红色,而坐北朝南的皇城、宫殿多为红色墙身,与朱鸟颜色相符。居于紫禁城正中的皇帝,象征着其统帅人间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体现了象天法地的思想。
中轴线体现了哲学内涵及礼制特征
北京老城城市设计的主题思想,在《周礼·考工记》中表达出来。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轴线空间布局是在严格的设计控制下形成的模数化构图体系,被赋予皇权、政权的统属关系,实现文化与空间布局的统一。
“中和”的观念
北京中轴线贯通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中华文化精神。“中和位育”出自《中庸》,“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周礼·地官司徒》中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4]《吕氏春秋·慎势》中亦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说法。《荀子·大略》所记:“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故宫恰好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这也正遵从了传统文化中“择中而立”的思想。
历史上,北京城中轴线受到“面南而王”指导思想的影响,一直向南发展。北京亚运会之后,中轴线开始向北延伸,北京城市的肌理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融入众多的现代元素,原本的传统理念有了新的变化。
资料图片
美学意蕴
明后期建立外城后,北京城的空间格局形成层层拱卫的格局,即以宫城为核心,第二层为皇城、第三层为内城、第四层为外城,层层拱卫。整条中轴线上基本都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实体。
中轴线的营建体现了极高水平的艺术成就,展现了异彩纷呈的人居之美,雅俗共赏,丰富多彩,兼容并包,既有宫廷文化的礼乐之美,也有市井文化的生活之美。北京城市建筑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加强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效果。不同形体,具有黄、绿、蓝等多种色彩,屋顶与大面积的灰色屋面组合,呈现出有规律的图案,也使人感到条理分明而有秩序。
中轴线体现了人民属性和活力气息
中轴线的营建秉承以人为核心的人居建设,构建合理的空间秩序,使人民安居乐业。《汉书·食货志》记载“圣王域民,筑城郭以居之”,指通过人居规划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富裕安定。北京老城人居环境以人为核心,着重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以期创造有序的空间与宜居环境,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注重人文关怀,配备公共设施,便利民生。以百姓生活为中心布置各类服务设施,包括市场、学堂、寺庙、节庆等公共场所,使人们能够享受到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愉悦。百姓居住安定舒适。
目前正在进行的中轴线申遗工作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新时代北京中轴线,应充分体现人民性价值,保持特有的风貌与内涵,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市民的认同感与获得感。现状中轴线区域的历史文化感知体验、观览展示路径以及城市街景风貌等方面仍有待优化提升,建议持续推进中轴线保护、创造、复兴,坚持运用系统观念精心打造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北京中轴线。
中轴线现状研判和保护复兴原则
现状研判
中轴线两侧街道
文化感知度有待提升
中轴线目前的自身感知度和城市感知度均需提升。作为一条无法南北全程走通的精神轴线,如何在城市中感知轴线的存在,并更好地与城市道路结构融合需进一步探讨。通过评估现状西四北大街、东四北大街、右安门内大街南段、珠市口东大街、前三门大街中段街道步行空间绿化不足。建议未来考虑结合城门体系,打造城市森林,加强历史街道感知度和宜步行性。
城门城墙体系的特色价值有待挖掘和展示
现状中轴线区域第五立面整体以低层坡屋顶为主,未来重点保护沿线的坡顶建筑,使老城能够在空间上明显呈现出坡顶集聚、平坡适度结合。整体风貌完整,以传统中式、民国建筑为主,局部存在少量现代建筑风格。未来应重点优化近城门、城墙片区的空间环境,从风貌上凸显中轴线历史空间格局,通过持续推进风貌整治工作,加强周边街区与中轴线的空间呼应关系,塑造出古今交融整体风貌。
中轴线南部历史感知度有待提升
目前中轴线南部历史点的感知度相对北段较弱,以紫禁城为中心,北至钟鼓楼,南至正阳门,历史建筑节点分布密集且可感知度高;正阳门向南呈现逐渐减弱趋势。从由南向北的体验路径来看,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感知效果。永定门、天桥区域的街道人行空间环境有待提升。建议在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西大街、珠市口等历史感知弱区挖掘历史资源进行织补,串联琉璃厂、大栅栏、天桥、天坛等历史文化资源,塑造中轴线南部公共文化空间。注重故宫以南历史轴线空间感知的加强与打造,应催动历史资源向外辐射,带动弱板块的空间感知,形成整体体验结构。
现状优势资源有待加强联系以形成体系
由于北京城内外城墙和皇城城墙的拆除,目前中轴线的文化基面仅剩余故宫及天安门广场两块面积很小的空间。如何在城市中重新构筑系统化的文化整合基层需更深研究。标志资源聚集在以故宫为核心的片区应在城市空间中提升并凸显。优势资源呈现线性分布和少量组团聚集的态势,应结合优势资源形成展示观览动线,并整合组团内基本资源,建构全城文化体验网架体系。
中轴线保护复兴原则
从鸟瞰回归人视
重视步行者视角和空间体验,提出风貌评估意见。目前进行的研究工作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