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基层议事协商的作用,扎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引导辖区居民从日常小事开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行动,景山街道不断推进和深化垃圾分类宣传动员,灵活运用协商共治的“五民”群众工作法,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议’起来”社区议事协商会,得到了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热烈响应。
景山街道钱粮南巷有居民提出门口垃圾桶站设置影响了自家生活,要求挪移桶站。社区与街道相关部门、物业到现场查看并与诉求人了解情况,发现垃圾桶紧贴着居民家的房屋外墙,厨余垃圾的脏水外溢浸湿了墙体。为此,社区召集多方组织开展协商议事会,多次到现场协调桶站位置、研究解决方案,经问询周边居民意见,决定桶站位置暂时不动,在垃圾桶底部及墙体加装隔水布,防止再次污染居民家的房屋外墙。同时,督促垃圾清运员及时清运垃圾并将桶站周边卫生清理干净。
现场走访钱粮南巷居民,征询意见
桶站加装隔水布
辖区北京市第一幼儿园西门经常有垃圾堆放,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街巷环境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园上下学,单位负责人向社区提出希望在门旁设立一个垃圾桶。通过社区与街道、物业到现场查看并与相关单位和附近居民了解情况,决定在此位置暂时设置一个临时垃圾桶,以满足附近居民和幼儿园的需求。
与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协调桶站
隆福寺社区在3月份组织召开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重点研究生活垃圾分类重难点问题。在会上有居民提出,早间是垃圾倾倒的高峰期,而个别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的桶站存在满溢现象。由于垃圾没有及时清运,导致桶站周边出现了更多的垃圾,居民理所当然的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就导致了桶站周边“破窗效应”的出现。后经大家充分讨论、社区与物业公司沟通协调,决定在早间垃圾分类普法监督员值守期间,如遇垃圾桶满溢未清运情况就及时告知社区,由社区负责联系物业公司的清运员立即清运。
隆福寺社区召开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普法监督员及时清理桶站周边
垃圾分类不在一朝一夕,贵在久久为功,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参与其中,才能用实际行动打赢这场硬仗。景山街道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开展议事协商会议,让“小商量”渗透进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一方面可以问需于民,让社区进一步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及要解决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可以问计于民,让大家的事商量着办,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今后,街道将进一步充分调动辖区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更多人群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