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干林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在其宦游生涯中,至少有十多次经过扬州,他还在扬州担任过知州。但对苏轼哪些时段经过扬州?经过扬州时又有哪些活动?学界一直缺乏详实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苏轼何时首次来扬州,更存有分歧。

自隋唐以来,因为运河与长江在扬州交汇,扬州为水上交通枢纽,漕运集散中心。而北宋都城汴梁又处在宋代大运河的重要段落——汴河之滨,故而北宋人南来北往,大运河是重要通道。

苏轼早期的南北往来,主要是在家乡眉山与京城汴梁之间。苏轼首次来扬州的时间有几种可能:一是嘉祐元年()由家乡眉山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二是嘉祐二年()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因母亲去世回乡丁忧;三是嘉祐四年()十月,丁母忧期满之后,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返回京城,即苏轼诗文中的“南行”;四是治平三年()父亲苏洵去世后,苏轼扶柩回乡;五是熙宁二年(),丁父忧期满后返回京城。

在这五次南北往来中,苏轼首次到扬州的时间,多数学者认定是治平三年(),父亲苏洵在京去世后,苏轼兄弟二人扶柩回乡时经过扬州。

根据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记载,苏轼兄弟扶柩归蜀确实是走的水路,即由汴河东行,接泗水、邗沟,入长江西溯往蜀。这一路有苏轼的《泗洲僧伽塔》、《龟山》、《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等诗文为证。

虽然未发现此行中与扬州有关的诗文,但从当时的水上线路看,扬州乃是必经之地,苏轼第一次到扬州应该是治平三年。

但是,苏轼自己却不这么看。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经过扬州。此行途中,苏轼不仅有:“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还”(《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其一)的诗句,而且此次经过扬州时,他又去平山堂凭吊恩师欧阳修,并写下《西江月.平山堂》,其中有“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顺着这个线索向前追溯,苏轼曾于熙宁七年()九月由杭州通判移知密州时经过扬州,扬州知州王居卿设宴于平山堂招待苏轼。再往前追溯,熙宁四年()十月,苏轼出京通判杭州时经过扬州。苏轼离京赴杭之前,曾去颍州拜见恩师欧阳修。所以,尽管这次苏轼在扬州没有与平山堂直接相关的诗词,但从情理推论,苏轼应该是去拜谒了平山堂的,而且是首次拜谒。从年赴杭州通判,至年由徐州知湖州,头尾将近十年,符合苏轼“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还”的记述,也使得他“三过平山堂下”的诗句有了时间根据。

所以,苏轼自己认定的首次到扬州是熙宁四年()十月。苏轼与扬州有关的诗文,也首见于熙宁四年()十月。

苏轼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即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他处理妥当家中事务后,于熙宁二年()四月还朝。当时,正值王安石为相,并主持“熙宁变法”。对于王安石推行新法,当时争议颇多,一时,朝廷中形成了变法与反变法两个观点鲜明的阵营。苏轼属于反变法派。他首先写了《议学校贡举状》,极力反对王安石变科举。不料却受到神宗的接见和鼓励,神宗对他说:“虽朕过失,指陈可也。”于是他又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对王安石新法进行了全面批评,并一针见血地说:“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大乱随之”(苏轼《再上皇帝书》)。苏轼对变法的否定,引起了王安石的不快。于是,王安石对皇上说:“苏轼虽有才华,但所学不正。”当朝宰相如此评价他,可以想见苏轼当时的处境与日后命运了。果然,中书省要将苏轼贬为颍州通判,是因为宋神宗欣赏苏轼的才华,才将他改为杭州通判。

由京城去杭州,沿大运河南下是最佳路径。熙宁四年()七月,苏轼离开京城,沿运河前往杭州赴任,十月到达扬州。

扬州,作为北宋的重要城市,又是他恩师欧阳修工作过的地方,苏轼肯定是要在此逗留的。根据文献记载,苏轼这一次在扬州逗留了数日。往日在朝廷的一些同僚,得知苏轼到了扬州,便来陪同。苏轼这一次在扬州作有《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的五言诗三首,分别是写给刘贡父、孙巨源、刘莘老三人的。广陵是扬州古地名。会,是遇见。同舍,为同僚之意。各以其字为韵,就是以对方名字中一个字的韵为诗的韵脚。

综上所述,苏轼自己定义的第一次到扬州是熙宁四年()十月。苏轼为什么回避了治平三年扶柩归蜀经过扬州的事实,而认定熙宁四年十月,才是他首次到扬州?这并非出于疏忽,而是一种下意识的记忆。

因为在此后苏轼还有“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早发淮上》)等与扬州有关的诗句。而“三过平山堂下”、“吾生七往来”、“默数淮中十往来”等诗句中的“三”、“七”、“十”等数字,都不是从治平三年起算的。

在苏轼看来,治平三年的那次过扬州,乃是个人事宜,且是匆匆走过,与仕途、功名无关。因此,对此次过扬州,可忽略不计。而熙宁四年()十月这次经过扬州,正是他在仕途上初遇逆境之时,他与一批同僚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纷纷遭遇贬谪。他与刘攽、孙洙、刘挚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此时相会于扬州,其感叹仕途险恶,宦海沉浮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故而苏轼将此次到扬州,记述为他第一次到扬州,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合情合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