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最让人着迷的景致,应该是什么呢?青蓝色的天空下悠扬的鸽哨儿?悠久历史金碧辉煌的故宫天安门?红叶飘落的香山公园?精巧美味的北京小吃?没错,都没错,以上这些都让每一位中外游客着迷,也让每一位北京人骄傲。但是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老北京平民百姓情怀的一种景致,那可能很多人就会选择这个——胡同。

俗语说的好:“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京城的胡同很多,浩繁散乱却又四通八达。在元代,整个北京城一共有条胡同,元朝也可以说是胡同文化流行的开端,因为“胡同”这个词语的来源,就是蒙古语之中的“gudum”,元朝人把街巷成为“胡同”,后来也就在北方逐渐成为了小街巷的统称。在各个辞书中,关于“胡同”的定义大同小异,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胡同是北京小街小巷的统称,虽然在北方的城市中,也有被称作“胡同”的小巷,但是在数量上远不如北京城,在时间上。也没有北京城的胡同来的长远,用XX胡同来命名街巷,可以说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这京味色彩浓烈的胡同,也是老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元朝,是胡同的起源之时,元朝之时,北京被称为大都,下放到居民这一级的“社区”被称为“坊”,据考古学家推测,这是由宽阔的大街来分割而成的建筑区域,北城也就是新城一共有五十坊,南城一共二十坊,由翰林院侍书学士虞集拟出坊名。除了这些主干道,连接于各个居民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街小巷,根据《析津志》的记载,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胡同。在当时看来,所谓的火巷与胡同大不相同。火巷这个称呼在宋代就有,实际上与胡同可能只是宽窄横竖的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火巷到了明朝都消失了,仅仅有一条还以火巷命名,那数百条火巷都去哪里了?只有一种可能,统一都改为了胡同。

那有人可能就要问了,那么多胡同,现在还有吗,现在仔细找一找,也是有的——东城景山地区美术馆后街北段有一个利薄营胡同,过去叫喇嘛杨家胡同;在西市南大街西侧的羊肉胡同,以前叫北褡裢胡同。喇嘛和褡裢的名称都是出自于蒙古语,所以,这两个胡同,很有可能就是元朝“火巷”的遗留。

明清两朝,是胡同的兴盛之时,明朝沿用元朝的“坊”制,全城一共分为三十六坊,大多沿袭元朝旧制,道路方面也基本相同。最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嘉庆年间,出现了一本专门记叙京城街巷的著作——《京城五城坊巷衚衕集》,这是历史上记载北京胡同的第一部专著。这本书中一共列举了条胡同。这些明代胡同中,现在依然存在的有三十多条,德内大街的羊房胡同,东直门南小街的门楼胡同,西四南的羊肉胡同,骡马市大街路北的四川营、魏染胡同、前门西河沿南边的佘家胡同。这些都可以说是历史的遗迹。

等到了清朝的时候,虽然城市布局没有变化,但是废除了坊制,分了内外城,内城由八旗子弟居住,外城主要是汉人居住,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清朝时的胡同激增,等到光绪年间,北京内城的胡同大约有条,外城一共条。为什么胡同到了清朝如此的繁盛呢?首先,汉人都被赶到外城去了,人口密度激增,怎么在平面之中拓展生存空间?那就只有兴建胡同,分割原来的住宅区了。还有一点,清代的北京城发展过于迅速,忽略了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水源的利用毫无节制,导致有许多水池河道逐渐淤堵,西直门那里有一条金水河,元代还是“河”,到了明代,已经“降级”为河漕,等到了清末,已经变成了北沟沿儿、南沟沿儿;现在的东直门南北小街,朝阳门南北小街,在很久以前,还是排水用的沟渠,乾隆年间,逐渐淤堵,最后变为坦途。

等到了清末以及民国之时,国运动荡,风雨飘摇。外来文化冲击着北京城,汽车与火车改变着千百年不曾变过道路形式,很多建筑被毁坏,胡同或被拓宽或被拆毁,殃及池鱼的是那些曾经存在的石刻碑文。诚然,胡同在很多人眼中不过平平常常,可当这里盖了一座座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之时,老北京人的心中,是否有一丝遗憾与失落呢?

旁征博引,是我的风格。杂学旁收,是我的态度。我是小云,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