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并称赞道:“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于景山万春亭北眺中轴线,可见沿线建筑的对称之美。图虫创意

一个甲子转瞬过。

年,这条象征着古都脊梁与灵魂的“轴线”,正式启动申遗工程。时至今日,作为北京“活态遗产”的中轴线仍在生长……一线锦绣,串起一座城池的繁华,也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从古至今城市规划建设的仪礼与秩序。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是《周礼·考工记》为古代都城建设打造的“理想模式”:在九里见方的国都内,四面城墙每面开设三座城门,铺设横九条、竖九条的笔直道路,并在王宫左面设祖庙、右面设社稷,前面是朝、后面为市。

据《考工记》所绘制的王城图中国数字科技馆

北京建城史最早也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公元前年,周灭商,敕封燕、蓟,都城的中心古称莲花池(今北京西客站一带),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实际情况的制约,其形制未能遵照《考工记》中的描述。

西周克罍(léi),出土自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内部刻有铭文,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证明琉璃河一带为燕国都城所在地。(图源网络)

直到由女真族建立的金中都,标志着北京掀开作为都城的辉煌历史。虽是少数民族政权,金却严格执行中原汉民族王朝的建都方案——在西周时期开拓的莲花池水系基础上,几乎将北宋东京汴梁(今开封)照搬了过来。“择中立宫”的传统,即皇城居于都城中央的建筑格局,在北京落地生根。

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北宋东京开封城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共同组成了中国历史进程上三大主要的都城模式。从上至下依次为北京故宫、西安城墙和开封清明上河园今貌。摄图网、图虫创意

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北京,但此时的金中都已被成吉思汗一把大火烧得荡然无存。在“智囊团”刘秉忠、也黑迭儿、郭守敬等人的主持下,在金中都东北方向营建元大都,将年前纸面上“匠人营国”的理念付诸实践,并以宫城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的核心。

北海公园的琼岛,因建有白塔而俗称“白塔山”,“琼岛春阴”为燕京八景之一。摄图网

北起中心台(今鼓楼西)、南至丽正门(今天安门南)的元中轴,全长3.75公里,为今日所见的中轴线位置奠定了基准。元大都不仅令北京首次登上了中国大一统政权的舞台中央,也迎来都城建设的巅峰。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初春时节的海棠花溪。华夏风物创作者—摄影师伊蓝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明永乐四年(年)都城陆续南扩,南城墙由丽正门至正阳门,中心也随之从中心台移至万岁山(今景山)。

嘉靖四十三年(年),为抵御外族侵扰而扩建外罗城,最南端的城墙修至永定门,将山川坛(今先农坛)和天坛揽入城中,并最终确立自钟鼓楼到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以及“凸”字形的内外城格局,后者便是今日北京二环的形状。

嘉靖年间北京城地图示意,并非方正的二环便是沿明城墙而修建。(图源网络)

梅花开得正艳的明城墙遗址公园,透过城墙东望中国尊。摄图网

入主京师的满清,几乎沿用了明朝旧制,保留都城和中轴线,仅对部分建筑进行更名和扩建,如乾隆年间提高永定门规制、增设箭楼等。至此,14处中轴线遗产点的12处已尽数落成。

清代画家徐扬所作的《京师生春诗意图》(局部),正阳门大街、紫禁城、景山、西苑、琼岛、天坛祈年殿等,莫不收入画幅之中,数百年前的京城如现眼前。故宫博物院

与西安、洛阳等不同,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更为连续。自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始,至年清朝毕,4个朝代、年的建都史,让北京雄踞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约1/5的历程,也积累了更为连贯、丰富的故事与内涵,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奠定了历史基础。

究竟什么是北京中轴线呢?

这条“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贯穿南北,两翼对称,核心区总面积.86公顷,覆盖60%的老城;

这条“线”,囊括了古代皇家建筑,如景山、故宫、端门等宫苑建筑,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等礼仪祭祀建筑;以及城市管理设施、历史街区和道路,以及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等现代公共建筑和空间。

北京历史中轴线游览地图华夏风物

这条历经余年风云变幻、与北京老城同步演变的“线”,是中国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都城中轴线,塑造了北京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生态之脊,更承载着“以中为尊”“天人合一”等哲思和礼制。走进中轴线,便能一键穿越回古城辉煌壮丽的昔日,也能感受“帝都”与时俱进的蜕变。

自元代以来,北京便是大一统皇权的政治中枢。作为旧时中轴线中心点的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宫殿建筑群,午门、太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一众象征无上尊崇和君权神授的建筑,都屹立于中轴线上。另有太庙和社稷坛分立左右,沿袭“左祖右社”的规制。

故宫,又名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坐拥房屋间,宫、殿、楼、阁、亭、榭、厅、堂、廊错落有致。摄图网

天安门,始建于明代,由明成祖朱棣的御用建筑匠师蒯祥设计,最初名为“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高达8.82米、宽5.25米,最为恢弘,过去只有皇帝才能由此出入。

跨过长安街,向南至正阳门城楼,途径44万平方米、可容纳万人集会的天安门广场。这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建有14处遗产点中“最年轻”的2处——年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年落成的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摄图网

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此举办。掀开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天安门及其广场建筑群,也由此成为了北京中轴线新的中心。

如果说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梁,沿线的历史地标建筑是其粗硬的骨骼,那么胡同与四合院便是广布的肌理。

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到访元大都时,感叹道:“美善之极,未可宣言。”令马克·波罗啧啧称奇的不仅是雄伟的宫殿和衙署,更主要的是南北与东西街道相交形成的棋盘格式居民区,即胡同与四合院。如今,东四(牌楼)一条至十二条、西四(牌楼)头条至八条等胡同,仍保留着元代的格局。

西四老胡同,周边有景点如广济寺、白塔寺、万松老人塔等。摄图网

清朝后期,在“内满外汉”政策的主导下,内城(北城)建造了大量王府,外城(南城)形成汉族士大夫文化圈。如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奕訢等人宅邸的恭王府,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三路五进”的四合院。

正所谓“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恭王府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座完整对外开放的王府,也是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四合院。摄图网

而作为京杭大运河汇入积水潭的闸口,万宁桥在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眼中,则是“北京中轴线的基点”,元大都所有的规划和建设都由此铺开。如今,趴在万宁桥上的镇水兽“趴蝮”,仍守护着京城的水脉。

万宁桥镇水兽“趴蝮”(图源网络)

晨钟暮鼓,是古代的报时制度,演变至今,逐渐成为人们对安之若素的生活的向往。等一个晴天,登临老城内的最高点——景山万春亭,俯瞰这座井然有序、四通八达的北京,古都风韵尽收眼底。

万春亭摄图网

自中轴线建成以来,这里便是京城通阛带阓、商贾辐辏之地,展示着古都商贸与经济的繁荣。

元代,在钟鼓楼、积水潭一带,就已经形成北京最古老的商业区,以地处什刹海的烟袋斜街为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到了明代,商业分布已从“前朝后市”的传统格局中跳脱出来,逐渐形成以前门外大街为中心的前三门商业区(前门、宣武门、崇文门的合称)。

“门到门,三华里”,与北京前门大街相连的鲜鱼口是南城传统商业街区。摄图网

在前三门,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大栅栏聚集了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的老字号;而琉璃厂则主要经营古玩字画,荣宝斋、戴月轩、一得阁、文盛斋等先后创立,风头一时无两。

谦祥益,著名的“八大祥”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的丝绸专营店之一。摄图网

清代中后期涌现的天桥与东安,更是盛极一时。

鼎盛时期的天桥市场,聚集了豆腐脑儿、豆汁儿、爆肚儿等京味儿饮食摊铺,还是估衣、旧鞋帽、旧桌凳等日用杂货的集散地,相当于今日的“二手交易市场”。

老北京代表饮食,从上至下依次为铜锅涮羊肉、焦圈儿豆汁儿豆腐脑等,以及北京烤鸭。图虫创意、摄图网

更是戏曲、评书、相声、武术、戏法等打把式卖艺的场所,是京城平民消费游玩的好去处。如今的广德楼、三庆园等地,人气不减当年。

沈蓉圃《同光十三绝》,以工笔写生的手法描绘了13位徽班进京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纪念馆

与天桥内外相对的东安市场,在经历了年的火灾后,则愈加摩登味儿十足,聚集了一批中西餐馆、西装店、鲜货(水果)栈等,更是来上一串冰糖葫芦最负盛名的地界儿,备受皇亲国戚、军阀官僚及洋人的追捧。

作为货物交易集散之地的,还有名目繁多的“市”与庙会。内廷有内市,有突破“前朝后市”规制的朝前市,还有定时集合的晓市(又称黑市、鬼市)。庙会则是另一种定期举办的集市,护国寺庙会、隆福寺庙会、白塔寺庙会并称北京内城的三大庙会。

修缮后的隆福寺变身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国潮先锋地。图虫创意

时至今日,六必居、王致和、张一元、同仁堂等根植于中轴沿线的老字号,历经数代革新与突围,仍汲取着千年古都的养分,持续绽放着传统的魅力。

天桥以南,沿着御道,至永定门,古时是皇家的祭祀空间。分立两翼的先农坛和天坛,前者是祭祀先农、山川、诸神的场所,因此又有“山川台”的名号;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祭奠建筑群的天坛,由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建筑组成,用以祭天祈谷。

天坛图虫创意

如今,荣登5A景区的天坛公园,伴随永定门复建而兴修的永定门公园,国槐、榆树等数以千计的繁茂林木,掩映着古朴的历史建筑。每逢春夏时节,还能在正阳门一带见到唯一冠名北京的鸟儿——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育雏(图源网络)

这一片区域早已告别祭祀功能,摇身变为城市中心约2.7公顷的生态绿地,为人们提供休憩的乐园。

中轴线近当代大事年表华夏风物

早在年6月11日中轴线申遗工程正式启动前,北京故宫和天坛已经先后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以来,中轴线核心区内的建筑、地标和街区正陆续进行复建与修缮,如年永定门复建、年大栅栏商圈改造,乃至近两年来钟鼓楼片区的腾退等,都是重现北京老城与中轴线风貌的重要举措。

永定门与远处国贸CBD的城市天际线摄图网

年,中轴线申遗已确定故宫、天安门等14处遗产点。

后续为配合打造北京“双奥之城”并拓展城市功能,在原有“历史轴线”的基础上,不断向南北延伸:

北中轴及其延长线,即“时代轴线”,一路北指燕山,以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为地标,承载体育、休闲等功能;

南中轴及其延长线,即“未来轴线”,南抵大兴国际机场与永定河水系,如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凤池公园等一大批生态绿地正在建设中,是首都功能的拓展区。

申报世界遗产,正是这样一个不断经营、积累的过程。

年5月,《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并定于将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轴线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正向法治化迈进。8月7日,据有关报道,国家文物局已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中轴线申遗,冲刺进行时。

参考文献:

[1]朱祖希,《营城·巨匠神工》北京出版社,-10.

[2]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编著,《古都北京中轴线》北京出版社,-08.

[3]吕舟,《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与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12.

[4]古玉玲、刘蕊、李卫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2.

文丨TT

百科编辑丨李歆、菜菜、肥肥

图片编辑丨茶叶末儿、雪哥

封图丨摄图网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