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说到写赤壁的诗词文章,那肯定绕不过苏东坡的一词两赋,作为北宋一等一的写手,他写赤壁的一词两赋水平之高,可以说把后世文人再写赤壁的路给堵死了。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接触过苏轼的这一词两赋,基本上是以片段或独立的课文出现,很少把三者放到一起来看。

如果把它们放到一起,你会发现这一词两赋,呈现了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思想转变的一个过程。

黄州是苏轼的伤心地,但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这个伤心地却也成就了他。

这期间他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在文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名篇,比如《定风波》、《寒食帖》、包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一词两赋。

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黄州时期的文学成就,的确光照千古。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这一词两赋作于同一年,也就是年。

两篇赤壁赋创作于年没错,但《念奴娇赤壁怀古》未必作于年。

我看了朱刚先生的《苏轼十讲》之后,觉得他的观点更可取,他认为《念奴娇》这首词早于两篇赤壁赋,很可能是苏轼刚到黄州时所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州赤壁离苏轼的住所临皋亭比较近,想必他经常到那里去玩。

当他站在岸边看到滚滚长江向东流去,看到江水碰撞礁石激起大浪,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壮观的画面一时间竟让他有些恍惚,两个不同的时空发生交叠,自己仿佛置身于三国古战场,他也不管这里是不是当初周瑜破曹的赤壁,但在他心里,千年之前的那副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他看到了雄姿英发才气逼人的周瑜,看到了羽扇纶巾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看到了雄霸天下横竖赋诗的曹操。

当年的三国是何等的壮阔啊,英雄也好,枭雄也罢,都能在那个时代施展抱负,大放光彩。

可如今的自己呢,年过半百却贬谪在外,除了早生的白发外,“我”又有什么成就呢。

再看看这滚滚江水,当初的那些英雄不也像这江水一样,在岁月中流逝了嘛?如今安在?也只能在这时光长河中灰飞烟灭罢了。

这人生短暂而又易逝,如梦一般虚幻,我又何必强求于得失呢?不如举起酒杯邀明月,共享人生这短暂的美景。

怀古的同时又通过历史照见自己,此时的他就像一只孤鸿,有恨无人省,有愤懑、有纠结,也带着痛苦。

于是到了最后他自我安慰说:人生如梦。反正人生就是一场梦,又何必去苦恼呢。

这不正是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心境吗?所以说,这首词,是他刚到黄州时所作,应该早于两篇赤壁赋。

在这首词里,苏轼来到了第一重境界:面对苦难,自我安慰。

《赤壁赋》

苏轼写《赤壁赋》是在年初秋,此时他到黄州已经两年多了,远离朝堂,自己也能够独善其身。

他过上了返璞归真的生活,融入到整个自然当中,通过文学和艺术自洽获得了某种解脱,此时的他心灵获得了宁静,人生观变得更加坚定和洞达。

和上次在岸上游赤壁不同,这次他与朋友泛舟于江面之上。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光倾洒在江面上,白茫茫一片,农忙之余,苏东坡非常享受这种闲适,得以与朋友饮酒唱歌。此情此景,他的朋友吹箫一曲,可萧声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这江水风月如此美景,为何萧声却生悲怨,苏轼不解,便问朋友。

他的朋友回答说:苏兄啊,咱俩现在身处赤壁,不禁让我回想起千年之前的赤壁往事,想起那位写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曹操,想起了把曹操围困在赤壁的周郎。

那时的曹操破荆州下江陵,一路顺流向东而行,大船小舟绵延千里,船上的战旗遮蔽长空,把酒临江,横竖赋诗,不可谓一世之雄啊,可如今当年的那些雄霸一方的大佬又在哪儿呢?不都被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吗?

你我今天泛舟夜游,举杯放歌,又岂能长久哉?我们的人生不过如沧海一粟天地一蜉蝣罢了。

所以,我有感而发,叹人生之短暂易逝,想求长久而不可得,故而悲从中来,不觉吹出的萧声也生凄凉意。

呀!是不是有点熟悉,这不就是苏轼在《念奴娇》中的心境吗?人生如梦,逝者如斯。

不过此时的苏轼,在黄州磨炼了两年之后,变得更加的透彻,走向了更加旷达和超脱的人生,他的心灵从纷扰中获得了解脱。

所以,此刻面对朋友的困惑,他说:是呀!长江的水的确流动易逝,但长江一直都在;月有盈虚之变,但千百年来月亮始终在那儿,未变分毫。

如果你从变化的一面看,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未曾停息;但你从不变的一面来看,长江一直都在,月亮也并未消长。

从个体来说,你我的确不能长久,但是从整体上的“我”来说,“我”与万物都是一样可以长久的呀,你又何必去羡慕长江之无穷呢?

况且,这天地间万物,皆属于自然,并非你我所能真正拥有,但是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我们耳听为声,目视成色,造物之无穷,我等虽不能拥有,但却可以暂时享用,而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这不就是人生之乐嘛,又何必去伤春悲秋呢?

哇!太妙了!这二人的对话,正是对有限与无限的思辨。

此时的苏轼正在重建自己的世界观,他的回答不仅是在回应朋友,也是再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回应曾经的自己,因为在《念奴娇》那首词里苏轼只是用人生如梦来安慰自己。

但是在这首赤壁赋中,苏轼已经获得了人生的超脱,于是我们来到了苏轼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人生是梦,那又怎样呢?尽情打开身心,去体验人生,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是啊,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的苏轼,他的心境得到了升华,能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见世界、见人生,当他再回首时,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超脱与豁达。

《后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是前赤壁赋的秋景。

山高月小,水露石出。

这是后赤壁赋的冬景。

自上次夜游赤壁三个月后,苏东坡再次与好友相聚于赤壁。

仅隔三个月,赋中所写的风景和气象却有很大不同。正如东坡所说: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前赤壁赋开篇便在赤壁之下长江之上,即“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但在后赤壁赋中苏东坡用很长的一段话来说此次夜游赤壁的前因:有客相伴,有清风白月,有良辰美景,岂能虚度?于是乎寻酒觅食,复游赤壁。

我们不禁会想,这段话与夜游赤壁关系并不大,可苏东坡为什么要在此处大费笔墨呢?

如果细品的话,你会发现写客、酒、鱼、妇,其实写的就是一种日常,是带有人间烟火气的现实生活。

这个现实便是起点,经由赤壁,过度到梦里的超现实的神秘世界。

在这次夜游赤壁中,多了一段东坡个人历险记。

在这段历险中,他写道:

自己撩起衣裳,登上江岸,攀登险峻的山石,拨开浓密的草木,爬上带有鸟巢的大树,从上往下俯瞰黑夜里的长江。

此情此景东坡不禁长啸一声,这一声长啸引起了自然界的各种反应,黑夜里的这些反应,令东坡感到害怕,因而回到舟中。

回到舟中,没有对话,没有吹箫,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任这小舟随波漂流,随其所止。

不少人觉得这段历险只是游玩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我却又不一样的看法,或许你会说我过度解读,但这并不重要,至少是与作者思想的一次碰撞。

在我看来,这段历险正是苏轼对自己前半生的一次回顾。

苏轼从一介布衣进入仕途,要经历解试,省试,殿试,以及后面的制科考试,可谓是关关难过,但苏轼却勇于向高处攀登,关关难过却也还是关关过,最终步入仕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居于庙堂之上。

站在了高处,但他看不惯朝堂之上宵小之辈的所作所为,于是写诗抨击口诛笔伐,犹如赋中那一声长啸,因此却遭宵小之辈构陷迫害,终致入狱被贬黄州,回首之时不觉后怕。

被贬期间他开始回归一颗平常心,不再强求于得失,顺其自然,从而使心灵获得了宁静。

“飘荡中流,随其所止”,或许正是苏轼心神获得解脱和宁静的写照。

泛舟夜游还没有结束,到了半夜,江周一片寂寥,忽然有一只仙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它白羽黑尾,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它戛然长鸣,擦过他的船向西飞去。

他回家睡觉,梦见这只仙鹤,它变成了道士的模样,向东坡拱手问到:昨晚赤壁之行还快乐吗?

苏东坡问:你就是昨晚掠过我船边的白鹤吗?道士不答,含笑而去。

苏东坡惊醒,举目四望,开门寻找,却不见其踪影,什么也没有找到。

此时的东坡之梦,恰如庄周梦蝶,你分不清楚谁在现实,谁又在梦境。

在梦里,他看见了仙鹤,看见了道士,也看见了自己,同时也知道这些只不过是梦里的一个故事而已。

心神的解脱和宁静,带给他更深层次的感知和体验,通过虚妄看见实相。正如佛家所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此时,可以说,他在磨难中不仅只是超脱,还在磨难中获得了智慧。

于是我们来到苏轼的第三重人生境界:

超越现实,认识到世界的本来面目。

在历代评赤壁赋的文章里,我最喜欢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里的一段话:

岂惟无鹤无道士,并无鱼,并无酒,并无客,并无类壁,只有一片光明空阔。

其实根本无仙鹤无道士,也无鱼无酒无客,甚至无赤壁,只有一片光明开阔。

我在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苏东坡呢?

或许就是在我们处于逆境之时,回头去看苏东坡,你会发现他身上那种和光同尘、与宇宙同在的心量,帮我们打开了我们自己的人生尺度,让我们得以在逆境之时有机会同他一起见世界、见自己、见人生。

最后借用电视剧《雪中悍刀行》里的一句话结束“三咏赤壁”:天不生我苏东坡,文坛千古如长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