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环西路有座大钟寺,它的原名叫觉生寺,因为寺内悬挂着堪称钟王的永乐大钟,所以俗称大钟寺。如今这里还是古钟博物馆,除了钟王之外,还有中、外古代钟铃共多件,所以现在人几乎都叫它大钟寺,很少有人称呼原名。话说这口永乐大钟,听名字就知道是明朝永乐皇帝铸的,然而觉生寺是清代所建;其实清代寺庙悬挂明朝大钟,这也不稀奇。毕竟明朝亡了,保留前朝古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这口钟王最初并不在这儿,而且“搬家”不止一回,其身世也算曲折。
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有“三大工程”之说,第一当然是新建皇城;第二是在南郊兴建天坛,不过当时还叫天地坛,皇天后土的祭祀仪式在一起,地坛是嘉靖年间后修的;第三就是这口大钟。一口铜钟,地位竟与紫禁城相等,可见朱棣对它的重视。永乐大钟高6.75米,外口径3.3米,钟壁最厚处毫米,最薄处94毫米,重量更是高达46.5吨、合斤,说它是钟王不算过分吧?钟体内外遍铸经文,有汉文经咒16种,梵文咒语余种,共计22.7万字;经文字体出自明代书法家、馆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沈度之手,由少师姚文荣公监造。
传说铸造这口大钟,源于朱棣心虚,因为他的龙椅是从侄子朱允炆那里篡来的,所以总怕有人也反他。为了消灭反抗的力量,派军师姚广孝收集老百姓手里的武器,刀啊、枪啊、火铳之类的,用收缴上来的金属铸了这口钟。为什么要铸造这么大?为的就是声音传得远,据说敲响此钟,声闻可达方圆百里,而且上面刻满的经文会产生神奇的力量,整座京城、无论官民,听到钟声就会心平气和,也就没有造反的心了。此外,这口大钟还是传说中的“老北京五大镇物”之一,镇住北京的风水。
这口钟铸造于京师铸钟厂,也就是现在的鼓楼附近的铸钟厂胡同;铸成之后,朱棣将它悬挂于汉经厂,汉经厂是明代内府印经机构之一,专印汉文佛经,地点就在景山后街的智珠寺旁边儿;此外还有印制少数民族语言佛经的番经厂。朱棣在位时,遇到万寿圣节(皇帝生日)等节日,都会由汉经厂主持敲钟作佛事,文武百官皆要身披袈裟到此听经,完事儿之后才能更换朝服。可是在明成祖驾崩之后,仁宗继位,这位朱棣长子朱高炽跟他爹不一样,他对经文、佛事不太感兴趣,钟王也就失去了“知己”,就连汉经厂也逐渐荒废。永乐大钟没了往日洪亮悠扬的声音,孤独的在寒风露雨中等待着再次辉煌。
可这一等就是一百多年,因为此后的皇帝净是信道的(以嘉靖为首),所以这口刻满佛经的钟王便无人问津。直到万历年间,北京西郊新的皇家寺院万寿寺建成,万历皇帝下令把汉经厂的永乐大钟迁到万寿寺,并为它专门建了一座方形钟楼,每天由六个和尚专司撞钟之职。从铸钟厂到汉经厂,再到万寿寺,这已经是钟王第二次搬家。在沉寂了一百五十年后,北京城再次响起了永乐大钟延绵不绝的钟声。据明人蒋一葵记述:“昼夜撞击,闻声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远时近,有异它钟”,这一敲就是50多年。到了天启年间,由于内忧外患,世道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于是各种传言甚嚣尘上,不知道打哪儿传出一种说法:说城西传来钟声会带来灾难。熹宗朱由校听了之后害怕,就降旨把大钟卸了下来,放到地上,从此钟声再次沉寂(年左右)。
又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再一次有人想起了这口钟王。此时明朝已经灭亡,时间来到了清雍正十一年(年)。清朝皇帝都是信佛的,尤其雍正,还给自己起了法号:圆明居士(圆明园就是从这个名字来的),并在城北的修建了觉生寺。随后有大臣跟雍正说,当年永乐皇帝曾铸造了一口大钟,现位于万寿寺内,闲置已久,建议移至觉生寺。雍正皇帝采纳了建议:皇家大钟岂容冷落?于是立即颁旨迁大钟至觉生寺。可是直到十年后的乾隆八年(年),移钟工程才算完成。为什么用了这么久?因为这次的搬家过程太难了,关于这次挪钟过程,民间还有个传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清朝入关的同时,永乐大钟突然沉到万寿寺前的长河河底去了。按说大钟在寺内,即便放在地上无人问津,它顶多由于太重而深陷泥土,不会沉到地下钻进河道。难道自己长腿跑到寺外去“跳河”了?于是有人说:大钟有灵,怀念旧主,不愿看到大明江山灭亡,于是隐匿到河底去了。但是雍正皇帝下旨挪钟,谁敢不听?工部大臣只好派人先去捞钟,可您想,在没有现代化起重设备的年代,想要从河里把近十万斤的东西捞上来、再挪到数里之外,谈何容易?
工人们想尽了办法全都以失败告终,工部大臣也是冒着杀头的罪名一再请旨延期。就这么一耽误就是十年。话说这一年的秋天,工匠们还在为挪钟的事儿发愁,可偏偏这几天秋雨不断,有方案也无法实施。大家就聚在工棚里喝酒,可这酒是越喝越烦,工头儿就对坐在对面的一个工匠说:“老李,你替我干一盅。”说着端起酒盅想递过去,但因为手上沾着水,没拿住,酒盅滑到桌面全洒了。老李就说了:“可惜糟蹋了一盅酒。”这时工棚里一个平常不爱说话、大伙儿都叫他“哑巴”的工匠说:“盅儿太滑,不好拿,推过去不就行了?”工头儿听了这话似有所悟,突然一拍手说:“对呀,哑巴说的在理,盅儿不就是钟吗?推过去不就行了?”
由此、挪钟的方案有了,立刻上报工部,工部大臣马上向皇帝汇报并获得了批准,只等冬天的来临。几个月后,天寒地冻,那会儿的北京比现在可冷多了,用不了多久河水便冰冻三尺。长河本就不深,这会儿基本冻严实了。大伙先将大钟上方凿开,然后架起绞盘,借着冰层的劲儿往上“出溜”,还真把大钟捞上来了。然后就手儿将大钟推倒,冰面光滑、摩擦力小,顺势一推,几万斤的大钟不用费太大力就动了,好么,钟王改了冰车儿了。此前,早已从觉生寺挖出了一条水槽与长河相接,这会儿也都冻上了。就这样,沿着河道一直这么推,终于把永乐大钟挪到了觉生寺,这是钟王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搬家。
为了悬挂这口大钟,觉生寺特地设计了一座两层钟楼,上圆下方,乾隆帝题“华严觉海”大匾高悬于钟楼之上;楼内有梯、盘旋而上;楼上各面都有窗,光线充足,可以清楚地看到钟纽和钟身顶部。悬钟的架子是用粗大的木梁制成,结构合理,经过二百多年依然毫无倾斜;为了减低钟架的高度,在下方挖了一个深70公分的八角形坑,人们可以在坑内仰观大钟内壁的字迹。
如今,这口由铜、锡、铅合铸、并含有锌、铝、铁、镁、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的永乐大钟依旧悬挂在那里,历经六百年却完好无损。称它为“中国钟王”,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大,更是因为其高超的铸造工艺,堪称世界铸造史上的奇迹,即便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都是难以实现的。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