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景山 >> 景山历史 >> 建设ldquo趣课堂rdquo,

建设“趣课堂”景山更硬刚

——景山小学迅速崛起解码之三(下)

景山有“景”(续上)

三、“趣课堂”建设的路径思考

1、“问题+”课堂模式

广安景山小学过去一直沿用的“双主双优、三精四步”课堂模式,强调的是教师课堂前注意事项和课堂中形式和节奏的把控,也就是说,强调的是教师主导的“课堂结构”。但对如何“丰富、扎实、高效”的课堂效果并没有实质性的要求,而且课堂结构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组织课堂教学、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所学、布置作业的“组复新巩布”,包括提出目标、小组合作、总结提升,也包括情景导入、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等各种经典课堂结构,虽然无论哪种结构都能使课堂目标得以实现,但更多的是从教师“优教”这个层面来追求的,但从“学生第一”的理念看,如何从学生的“优学”的角度,并没有明确的指向。

有人曾说过,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的表达方式里含有教师本身的“启发乾坤”,比如说“1+1=2”不是教师的表达,“1+1=?”有点教师的感觉,“1+1=3”对吗?这就是一个高明教师的表达方式。“问题+”教学模式,就是从课堂开始通过“问题的设计和提出”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最后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实际上,学习从问题开始,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征服欲,从而取得成就感。老师在设计课程时,一定要利用“问题导向”,当然这里还要涉及到“问题链”的问题,就是通过知识的递近过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进行逻辑链接,即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奠定基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是前一个问题的推进和深入,问题链中的问题有一定的排列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狭窄到宽泛、由具体到抽象,从形式上看,问题链就象一知锁链,一环扣一环,一问连一问,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从内容上看,问题链是一个具有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的问题系统,一直让学生没有松懈的时候,直到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从目标上看,问题链紧扣教学目标,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一系列螺旋式上升、层层递进的问题,且问题链中的每一个小问题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只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的选择或提出,一定是与知识的联结的问题的解决具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它可以从生活中来,它可以从历史中来,它可以从中外名人的名言、所遇、研究过程、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中来,还可以从实验中来,从图片、从视频、从故事中来,也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启发而来。提炼的问题有意味、有趣味、也耐人寻味。

2、“现场操作式”课堂模式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劳动”、“教育即做人”,已是公认的教育经典。我国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原则就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周恩来总理曾指出:“如果我们不把书本上的知识跟实践相结合,这个知识就是死的,没有用的。”小学各科课程中凡是能够到室外(校内)活动场地,如:功能室、实验室、科创中心、游泳室、书院(国学馆)、运动场、花草中、绿树下等实施课程的,所有科任教师都应将课堂搬到“室外”,个别课程还可以走出校园开展教学活动,不能让学生觉得,读书是读书,生活是生活,其实我们的很多知识都可以与“现场”对接,让“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落地。我身边一个校长曾几次讲道,他在高中遇到的两个物理老师让他终生不忘,也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专业选择,最触动他灵魂的就是两个物理老师都常常在课堂上将生活中的“现象”引进课堂。所以,“现场操作式”课堂模式,对那些体验性、实验性、操作性强的课堂内容有“非常趣”的意义。

3、游学课堂模式。孩子们有一种符合他们自己状况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我们把孩子训练到放弃这种方式之前,他们对这种方式运用得很自然、很好。也就是说,孩子自己是有学习能力的,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家长和教育者们忽略的一点。只注重学校的学习,是我们解放以来一贯采取的教法,但这种教法越到今天就越有局限性,特别是实践活动本身就越来越参与少的中小学生虮遇到的又是一个又一个本身就是“从大学到小学”的老师,所以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但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对学生而言将书本当成教材是主要的一种,将自然界万事万物当成教材也是学习的一种,尤其是中小学生,比如我们将课堂搬到公园里,让学生在花香鸟语中观察、体验和内化,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释放天性之时,潜移默化感恩天地造化万物以及感受与自然界和平相处之道。所以借鉴古代游学那种方式,也是我们今天针对学生认知采取的一种学习成长方式。试想,通过有准备的游学(比如‘背着唐诗去旅行’、‘背着《论语》去曲阜’)一家人或者一个班的人一路走来,一路观察学习与探索研究,还是一路陪伴、鼓励和分享,那对孩子来说该是怎样的快乐和难忘啊。他们真正践行了”旅行是最好的教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研学教育理念,找到了“文化苦旅”的意义。

我们需要认识到,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高效的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努力成全我们的心智是我们校长、家长和老师们应该优先考虑的选项。加之,当今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分数到分数的一代“知识营养不全者”,本身也极度缺乏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和“触摸”,而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这个世界培养有用人才,能够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人,而我们对自然却又极度无知,这应该是一个急需攻克的问题。

学校应该教什么?两个重要“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学会怎样思考,学习力是创造力的根本。学习力是什么?它是学习能力、动力、态度和创新能力的总合。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创造力,创造力的枯竭也就意味着生命力的枯竭。授人以鱼仅解一饭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因此,游学课堂模式也是我们学校课堂的有益补充,对增强孩子“感知世界”、“触摸世界”、“认识世界”,增强对知识的“有趣”、“有用”、“有限”的认知是大有裨益的。

4、“三小教学模式”

“双减”以来,广安景山小学为认真落实“五项管理”,要求所有教师追求教学“五个精”:精准分析学情、精细设计学法、精敏调控课堂、精简课堂训练、精心学业辅导。在“双减”背景下,“五个精”的规范要求,是很合适宜的。“孩子的先天禀赋、个性倾向、生长节奏、发展方式是不一样的。”尊重差异、利用差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