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保护·大家谈:岁末年初,“名城保护·大家谈”首期活动成功举办。7位活跃在名城保护一线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向大家讲述北京故事、展现北京文化。7位专家学者的演讲内容将陆续于“北京印迹”平台上发布,邀更多人一起探索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复兴,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共同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金名片!

疫情防控期间

在关心抗疫一线的同时

不能忘记专业提升

为城市生活更美好而努力

“名城保护·大家谈”栏目

让你足不出户

也能与“大家”一起学习城市文化

北京中轴线——历史与文明的千年回响

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

大家早上好!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有三千年的建城史,多年的建都史。如果把建都的时间推到辽南京,北京城实际已经有了年的建都史。北京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历史遗存、文明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精神内涵。我们在谈北京中轴线,实际上就是在谈我们国家的一个核心的文化精神,在谈我们中华文明的传承过程。它的意义不仅仅对于北京,而且对于我们整个国家,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中轴线的空间形态

谈到北京中轴线,必须回答什么是北京的中轴线。实际上在讨论中轴线的时候有很多争议,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我们从现实的角度,从今天北京城市的角度来看,北京的中轴线的物质构成到底是什么样?

这是一张从南向北看的空中鸟瞰图,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中轴线的整体形态。北京是中国古都中最完整的保存了历史格局的都城。在北京整个城市格局中,最能反映出独特城市气质和特征的部分,就是北京中轴线。她构成了北京的城市轮廓,展现了一个宏大、壮伟的空间序列。她是一个空间序列,也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城市景观。她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也是我们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

如果由永定门从南向北进入北京的话,你会发现这既是举行国家最重要的祭祀活动的区域,同时也是一个四方辐辏、平民百姓居住生活的地方。从永定门进入北京,东面是天坛,西边是先农坛,这是皇家祭祀的地方。而天桥、前门地区则是百姓生活的区域。过去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的人,无论是参加考试的学子、来汇报政绩的官员、来做生意的商贾,到了北京以后大部分只能住在外城,就住在这个区域当中。这也是这个区域汇聚了大量会馆建筑的原因。因此,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景象,既有国家的祭祀活动、有最重要的仪式,也有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柴米油盐,中国人传统的家国一体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展现。

接着,我们进入到核心区正阳门。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是宽阔宏伟的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最核心的首都功能的空间载体。在明清两代,这里是棋盘街,进来是大明门、大清门(清朝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千步廊。千步廊的围墙之外是政府机构,同样是政治活动的中心。明清两代连续的礼仪空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南北向的空间格局,阻断了城市的东西交通。而对于明清时代的农业社会来说,或许北京城的东西交通在当时并不是重要的事情。清朝覆灭以后,中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北京从原来封建帝王的都城变成了市民的城市,逐步拆除了千步廊打通了东西交通,形成了今天的城市格局。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巨变的历史见证。

北京是一个了不起的城市,在这个城市当中已经有7处世界遗产,这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故宫是北京城的一个核心,它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帝王居住的宫殿,对于过去的中华文明来说,故宫就是国家的象征,这片宫殿恰恰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最高权力。我们可以看到故宫的中轴线和整个城市的轴线是重叠的,这种重叠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严整而宏大的格局。

从午门经过端门到天安门,这段是原来皇城的中轴线,而它东侧的太庙,西侧的社稷坛,又构成了严整的格局。在这里每一组建筑都有自己的中轴线,它形成了清晰而又复杂的秩序系统。这种秩序不仅仅是空间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传统文化精神的。

乾隆十六年的时候,在景山上加建了五个亭子,其中万春亭在景山之巅,与紫禁城的轴线相对应,强化了轴线,形成了城市的制高点,使城市轴线和城市轮廓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景山以北是刚刚重新修缮过的,也是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建筑群寿皇殿。这组建筑刚刚经过整治与维修,现在已经完全展现出来,向公众开放。它是清朝皇家存放已过世的帝王的生前用品及帝王肖像的地方。

寿皇殿再向北,是皇城的北门——地安门。地安门和两侧的雁翅楼又再次烘托和加强了中轴线的空间序列。在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城市规划中同样尊重这条中轴线。我们可以看到在景山后的两组办公建筑,也是按照中轴对称的方式建造。

中轴线不是简单的过去的物质遗存,而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规划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城市。用今天遗产保护界的话说,这是一处活态遗产。这条轴线从元代经过明、清到民国,再到共和国时期,一直影响着北京整体的城市发展。

2中轴线的历史遗存

中轴线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承载了我们城市独特的文化。我们看看这条中轴线的历史遗存。

万宁桥是中轴线保留下来最重要的元代遗存,它是元代至元22年,也就是年的时候建造的。这座桥见证了元代繁荣的漕运和中轴线北部繁华的市场。

太庙大殿。是明代的遗构,现存的建筑是嘉靖24年(公元年)建造的。它和明长陵的祾恩殿是同样的尺度,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的殿堂。

钟鼓楼。现存的鼓楼是明代嘉靖18年(公元年)重建的,钟楼建于乾隆十年的,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层叠。

正阳门的箭楼,在清末的时候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被毁,在年重建。年,在正阳门东侧建设了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年当时的政府邀请一位德国建筑师在箭楼上做了非常有趣的装饰,这种装饰有西方的建筑特征,又和箭楼的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结合在一起。这是民国时期的遗迹,非常有意思的历史叠加。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建设了著名的十大建筑,其中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东侧,这座建筑在后来改建成国家博物馆的时候做了比较大的改造,但仍保留了50年代的立面,它和人民大会堂成为对位的关系。

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太庙和社稷坛呈现传统的“左祖右社”的布局,而国家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同样延续了这一传统的空间关系。

从北京初建时的元朝,还是明、清,还是共和国时期,中轴线以及它周围建筑的空间关系都作为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一种规划的理念,得到延续,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毛主席纪念堂。年毛泽东主席去世以后,他的纪念堂曾有多个选址方案,最终还是选择在了中轴线上,因为在人们心中北京中轴线是这个城市最中心、最重要的位置。看它的建筑形式,我们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融入了很多那个时代的特征。

3中轴线的形成过程

北京中轴线形成的过程,从历史过程看看她到底怎样在城市中发挥作用的。

这条轴线是元代开始有的,至元四年(年)开始建元大都,首先确定城市的中心线,以这条中心线为控制线,建造宫室和城市。

永乐四年(年)明代重建北京的内城,中轴线南延。明嘉靖九年,把中轴线上很多重要的建筑又重新做了分布,特别是一些祭祀建筑做了调整。

到嘉靖三十年修建了北京的外城,中轴线从原来的正阳门进一步南延到了永定门。形成了今天长达7.8公里的北京老城中轴线。

乾隆时期又有一些增建,在景山上建五个亭子,五个亭子本身是对称的格局。中间一个,东西两侧各两个,非常均匀、对称的一种布局形式。中间最大的万春亭在中轴线上。景山后面建了寿皇殿,使中轴线的内容更加丰富。

年以后,很多原来城市的皇家坛庙都开放成市民的公园。时代变了,从帝王的都城变成了市民的城市,原来的禁院、皇家重要空间,都被打开,向市民开放,形成了新的城市形态。

年,新中国建立,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安门前千步廊原本封闭的空间被打开,建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封闭的帝王的都城变成了人民的城市、共和国的都城。在之后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老建筑被拆掉,包括永定门,也有许多新的建筑被建设,但中轴线在这个城市中的意义,对城市发展的控制作用一直被延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城市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老城的价值,珍视老城的历史格局。年北京市决定重建永定门城楼,标识城市中轴线的南端的端点。新的永定门城楼年建成。这是北京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事件,它反映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重新意识到这个城市的传统价值,意识到原有城市形态和中轴线在城市中的意义。

元朝决定在北京建都时,先确定了一个中心点,并在这里建造了中心台。又从中心台与南部的一株大树形成一条连线,这条连线就是北京城市建设最早的控制线,也是北京中轴线的雏形。这棵与中心台构成中轴线的大树也被元朝帝王封为了“将军树”。元朝都城的建设在这条中轴线上展开,一个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宏大的都城在这条轴线上呈现出来。元大都的宫殿不是在城市的中心,而是在偏南的位置。这和中国的传统城市格局要求“面朝后市”有关。因为漕运,把大量南方的物资运到元大都,在今天什刹海一带上岸,在这里形成一个大的市场,面朝后市的格局在此形成。

当时这条轴线长度是三点几公里,从中心台经过了万宁桥过宫城皇城,经千步廊到丽正门,是控制城市发展的核心轴线。

明初,定都在南京,拆毁了元大都的宫殿。永乐时迁都北京。永乐皇帝在修建新的明代都城时,一方面仿南京旧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元大都的城市格局。他保持了元大都东西地界,放弃北半部人烟稀少的地区,城区南移。南城墙在元大都南城墙的位置向南移了1公里。同时重新组织了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在原来大约中心台的位置,建了钟鼓楼,钟鼓楼再经过万宁桥,经过皇城、宫城,穿过前面的千步廊这一区,再到当时的正阳门,形成了四点几公里的轴线。并将原本分布在城市东部和西部的太庙和社稷坛迁建到了皇城南端紧邻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在城市的南郊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坛。

明嘉靖时,对祭祀建筑进行了重新的分布和调整。如把原来的天地坛,拆分为城南的天坛和城北的地坛,在城外的东面建了日坛,西面建了月坛。在先农坛南侧又建天神坛和地祇坛,形成了新的坛庙的格局。对应先农坛,在今天北海幼儿园的位置建了先蚕坛。重新调整了国家祭祀系统在城市中的布局。

嘉靖三十二年的时候又加筑了外城。原来是希望建一个巨大的外廓城,把整个老城包在里面,后来没能实现,只把当时人口比较稠密的南城部分圈在里面,形成了之后北京凸字形的城廓形态。这也是“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观念的表达,建外城保护坛庙,保护这个地区的居民。

《康熙南巡图》当中对中轴线核心区段的描述。

《康熙南巡图》表现了皇帝的队伍仪仗从紫禁城出来,经过午门穿过皇城,出了大清门,进入正阳门。再穿过正阳门进入前门大街的场景,非常清晰地刻画了中轴线上的情景。

民国以后,这种情况也在不断的进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天安门广场的变化。

从卫星图上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天安门广场区域的变化,这反映了北京从封建时代进入到一个新时代的城市功能的变化。但这条轴线在变化的过程中始终被强调。

天安门广场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回顾北京的历史,有很多的故事都在这里发生。

董希文先生在年画了一幅大型油画,展现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开国大典的场景,也是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作为一个文化的空间、一个历史的载体,承载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4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中轴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轴线及周边区域是北京的中心区域,是北京多样、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载体。

太庙反映了祖先崇拜,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万世一系。

社稷坛位于中轴线西侧,相对中轴线与太庙呈东西对称布局。社稷坛,天下社稷;五色土,五色五方。表达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思想。中国具有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同样也是在一个道统之下的统一国家。

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农耕是国家的命脉。帝王在每年仲春要到先农坛亲耕和观耕,举行重要的仪式,以示对农耕的重视。

今天保留下来的观耕台是乾隆时期的遗物,有着非常精美的石雕和琉璃构件。

雍正时期的《皇帝祭先农图》,描绘了皇帝在先农坛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到皇帝亲耕的情况。

先蚕坛。男耕女织是农业社会的社会分工,蚕也是农耕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明代曾在北海的北部设先蚕坛,与先农坛南北相望。

郎世宁画的《亲蚕图》,皇后坐在中间,命妇在旁边,这是先蚕坛皇家仪式的场景。

天坛。祭天,是对君权神授的表达。在圆丘上祭天。

地坛。在方坛上祭地。与先农坛和先蚕坛在中轴线西侧南北对应,天坛与地坛则在中轴线的东侧南北对应。

日坛、月坛。春分的时候,春分的凌晨很早的时候迎日出;秋分是半夜迎月升。这些坛庙建筑反映了传统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关系,反映了独一无二的,至少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城市布局与城市生活的融合。

今年恢复的地坛中皇帝亲耕的一亩三分地,在一亩三分地上又种了谷子。

太岁殿中展现的祭祀场景。

在中轴线上还有宏大的古代建筑。

精美的石雕。

有伟大人物的遗迹。孙中山先生曾经在在社稷坛大殿里停灵。社稷坛后来也因此改名为中山公园。

更有今天的人们活跃的社会生活。

原来皇家的祭坛、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今天变成民众的公园。

中轴线上既有伟大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同样也有恬静闲适的生活。

有这些静好的岁月,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在这里展现。

这些都是中轴线承载的北京文化和中国当代的文化。

5中轴线申遗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影响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不仅仅是中轴线本身的事情,它也是北京整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影响着我们对于城市历史遗存的保护方法和展示方法。保护是一方面,在保护的同时,更要把它的价值阐释出来,展现出来,变成今天的文化认同,形成社会凝聚力、国家凝聚力的重要的力量。我们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到中轴线的意义,它串联起了从外城、内城、皇城、宫城,整个城区历史文化保护的脉络。

在中轴线的国际研讨过程中,还有一些国外的专家认为中轴线的景观太壮观了,北京城市保护应当充分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展现出壮美的城市历史景观。

从中轴线的保护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要考虑整个空间大环境、大格局的保护,现在北京市正在进行西山文化带建设,要考虑到西山和永定河,要考虑两河相夹的整个区域。中轴线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

6中轴线的壮美景观

北京中轴线展现了壮美的城市景观。

有历史的,有当代的,有跟伟大事件关联的事情,也有跟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它展现了中国首都的政治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大庆的场景,也在中轴线上发生着。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历史场景与今天生活的融合,与今天北京市民美好生活的融合。

北京中轴线带来的不仅仅是保护,而是一个城市特征的彰显,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力量。

谢谢大家!

文章根据吕舟于“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演讲整理文章中所有图片均来自吕舟演讲PPT,版权归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所有文章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印迹”平台立场本文版权归“北京印迹”平台和演讲者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北京印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