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味历史瞬间,触摸历史温度,把握历史脉搏。

当我们读取档案的时候,也就揭开了那段烽火岁月的面纱。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共和国·——中共中央在香山》一书唤醒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值得我们共同研读、细细品味。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正是凭借这样的警醒与睿智,走上进京“赶考”之路,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片新天地。“档案中的香山革命历史”专题栏目将利用史实图文、珍稀影像、文物故事等史料及资料,为您呈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年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准备离开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机关大院里的工作人员全都充满着兴奋与激动。不过,当时他们热热闹闹谈论的话题,却很少有人提起过。有的人说,进城以后,不能看太阳上下班了,要买块表,按表针上的时间来办事。有个小战士说,进城后要吃大米、白面了,再也不用吃这小米饭了。还有一位工作人员说,城里的人都不用干农活,皮肤都白得很,哪像咱们这么黑。

▲《甲申三百年祭》,年3月19日,第一次登载于《新华日报》。

与他们一墙之隔,此时正在院里看书的毛泽东,把秘书叶子龙叫了进来,把手里的书交给他,并叮嘱道:“帮我把这本书保管好,千万不要弄丢了,等到了北平想着还给我。”

叶子龙在毛泽东身边一共工作了27年,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毛泽东没有什么贵重物品,最多的就是书籍。而在这些书籍里,毛泽东唯一交代要重点保护好的就是这本书:《甲申三百年祭》,作者是郭沫若。

其实,书中的内容,毛泽东早已熟读。那还是在年,清明节刚过,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内,烛影绰绰,亮到天明。整整一个通宵,毛泽东伏案反复阅读《新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天快亮了,他把秘书叫来,吩咐道:“把报上的文章印成册子,人手一份,要求全党同志认真阅读。”

文章标题为《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为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周年而撰写的:年,中国农历甲申年,闯王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经过16年的艰苦斗争,攻占北京城。明朝皇帝崇祯吊死在煤山(今景山),明王朝覆灭。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北京建立的政权只存在了40余天,他们就仓皇退出、一败涂地,最终全军覆没,留下千古遗恨。

文章发表时,全民族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7年。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的时候,这篇文章是告诫和提醒当权者要有忧患意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殊不知,对于郭沫若的这篇文章,国共两方面却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这篇文章除了暴露出国民党的软弱,更多的恐怕是戳中了国民党政权腐败的软肋。文章中讲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依赖宦官”“轻信专断”,不仅官场败乱,大小官员皆贪,盘剥百姓无度,而且天灾频繁,中原饿殍遍野,甚至在李自成的农民军退出北京时,发现皇库“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放着如此充盈的家当,官府却对民间的灾情置若罔闻,任凭官吏横征暴敛,导致饥荒肆虐。这般描述,让人们不免从崇祯的专制,联想到蒋介石的独裁;从腐败丛生的明末吏治,联想到声名狼藉的国民党官场。

郭平英(郭沫若女儿):

“确实,这篇文章发表了以后,国民党方面是很不高兴的,而国民党给这篇文章扣的帽子居然是‘战败主义’,很荒唐。所以,我父亲也在后来说,这表现出国民党方面的一种软弱。”

看罢文章,身在重庆林园的蒋介石恼怒不已,认为文章在影射国民党政府的不堪现状,并称这等反动言论,一定要予以还击之。但如果说这篇《甲申三百年祭》仅仅是写给国民党政府看的,那可就太偏狭了。

▲毛泽东在西柏坡小院。

文章的另外一部分,同样客观详述了明朝覆灭后,闯王李自成进驻京城不久就被胜利冲昏头脑,听不进良言,以致领导者生活腐化,乱政轻敌,内部矛盾激增,军纪涣散,在北京仅待了40余天就以悲剧收场。显然,毛泽东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