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修旧如旧的京西大院、货真价实的老物件、与非遗紧密关联的日常——如果想打开京西生活的“记忆匣子”,你可以去五里坨。
是老物件,是旧时光
石景山区西北部,青瓦覆盖的院落在楼宇间分外显眼——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坐落于此。
“想家了就来馆里看看”
极具时代特色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品、商业用具等被放置于各展室。
馆内有一面满是旧门牌的“红墙”。五里坨后街、五里坨车站路等门牌号背后的斑驳记忆,在这铺开。
/////////
许多陈列品都是五里坨拆迁居民的捐赠。他们说这么多老物件留下来真不容易,“以后想家了就来馆里看看”。
机械式拨盘电话、年代感满满的BP机
「情境化」观览
三色灯柱、老式理发椅、波浪卷、手推剪——置身于旧时的理发店情境,能直观地感受生活变迁。
可触摸的“时光”
为一件商品排长队的年代,你还记得吗?
带上白袖套、拨弄木质算盘——在供销社的场景中,特有的时代记忆翻涌而出。
偶遇「白纸坊太狮」
在五里坨,「非遗」不是陈述性的文字,不是疏离的观览,而是与鲜活个体的密切连结。
你可能偶遇训练中的女子舞狮队。在新时代,“传男不传女”的桎梏被打破,非遗步入街坊日常。
舞狮队的成员,很多是石景山的居民。烈日下刻苦训练的她们,洋溢着无关年龄的精气神。
谈及狮舞,“白纸坊太狮”的第七代传承人杨敬伟老师,分享“人狮合一”的舞狮要义,也感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有望、传承却难。
院子里的石榴,红了
陈列馆藏着两段大院记忆。栽满果树绿植的院落,则讲述着四季有序、万物有时。
两段大院记忆
五里坨民俗馆由两座院落整合而成。一是原址修复王家大院、二是从黑石头山上迁建的钱家大院。
院内留存的古墙
修葺工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老砖老料、砖雕、椽子、门窗、石条等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起来,最大程度地还原老院子的历史风貌。
是民居绿,不是皇城红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院子里的一大特色,是代表普通百姓家的绿色门窗。
褪色、锈迹等饱经风霜的痕迹,被悉数保留。
感知四时之序
石榴、海棠、柿子、无花果、枣......透过院内的果树,感知鲜明的季节更替。
在五里坨民俗陈列馆,不同的碎片串联起京西生活的过去与现在。有关文化的记忆,也在期待着一个“回眸”。
小石提示
陈列馆正在进行展陈更新
目前暂停面向公众开放
预计于10月重新开馆
届时可通过电话预约参观
免费参观|预约方式
开放时间
9:00-11::00-17:00
雨雪天气自行关闭(周一闭馆)
预约参观电话
(请提前三天预约)
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位置: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后街与石门路交叉口
作者: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