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中,井从未缺席过,掘一眼井,绿一片地,生机无限,有市有井才有了人间烟火。对于北京而言,井与胡同的渊源颇深,这也让井在北京有了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故事。随着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曾经作为生活内容之一的井,淡出了生活的舞台,甚至连记忆舞台都逐渐缺席了。
延年井诉说与“老佛爷”的往事
三眼井胡同已无三眼井摄影:王海欣
三井胡同的“地标”
因井得名光阴留痕
《京师坊巷志稿》记载,清代时北京内外城共有一千多眼井。如今,漫步在街巷胡同,仍然可以在不经意间寻觅到它们曾经的印迹和故事。
提起北京与井有关的胡同,年龄较长的非铜井胡同莫属。民国文人张次溪所著《燕京访古录》有载:“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有大铜井,井水甘甜,有黄井口一眼,外方内圆式,四周方八十八寸,厚八寸,由口至边,宽二尺,里口围圆三尺八寸。铜面上篆刻‘大元至顺辛未秋七月赐雅克特穆尔自用’十七隶字。下篆‘铁平章大铜井’六隶字。皆为阴文。”
没错儿,这条因井而得名的胡同,在元朝时就有了,现在分为大铜井胡同和小铜井胡同。查询史料可知,大都遣右丞雅克特穆尔对文宗有拥戴之劳,礼部尚书马祖常撰文并立功德碑于北郊,以昭示雅克特穆尔的功劳,这口甜水井也是雅克特穆尔因功受赏。而“铁平章大铜井”的“平章”又是何意?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因此,井上所载文字,既表明身份,也彰显功德。
当时雅克特穆尔获得的赏赐或许不止这口井,离井不远曾有一桥,它的名字与井不谋而合——铁平章桥。据《析津志》,今西海之西北方,有一名为“抄纸坊泓渟”的湖泊,东则为玄武湖,二者之间为铁平章桥。一井一桥,出行加日用,这赏赐还真给面儿!
可惜的是,雅克特穆尔留下的名声并不好。《续资治通鉴》载,在文宗一朝,雅克特穆尔手握大权,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一次宴会就要宰杀13匹马。此外,雅克特穆尔娶了40个媳妇,“荒淫日甚,体羸,溺血而死”。
因井而得名的胡同中,三眼井胡同最为朗朗上口。东起嵩祝院西巷,西至景山东街,南与大学夹道相通,北与吉安所左巷、横栅栏胡同相通的三眼井胡同,据说是源于乾隆年间的一口三眼之井而得名。
有意思的是,三眼井胡同并不只有三眼井,还有二眼井。年整顿地名时,把二眼井并入,改称景山东胡同,年复称三眼井胡同。所以,现在的三眼井胡同其实也包含了二眼井。不过,胡同里现在只标明了三眼井的位置,至于二眼井究竟在何方,无人能说得清楚。民国初年陈宗藩编著的《燕都丛考》载:“嵩祝寺,稍西曰嵩祝寺夹道,曰二眼井,其间有南北小胡同曰横栅栏。再西曰三眼大院,又西曰三眼井,稍北曰吉安所。”
《燕都丛考》中提到的嵩祝寺,如今在时尚人群中非常叫座儿。记得我与它首次谋面时,它还被一家印刷厂占据着,院中是破旧的厂房,怎么也看不出往日的辉煌。嵩祝寺是清雍正十一年(),在明番经厂、汉经厂旧址的基础上建起的,当时作为章嘉胡图克图活佛在京驻所。为此,乾隆皇帝还题写了匾联。如今的嵩祝寺得到了修缮改造,更融入了不少现代元素,成了网红打卡地。
三眼井胡同中的吉安所左巷8号,曾经是毛泽东主席的旧居。想当年,青年毛泽东初到北京时,和朋友合租此地。小小的院落中,留下了一代伟人的足迹。
无独有偶,皇城以北的三眼井胡同,在皇城以南的前门地区还有位兄弟——三井胡同。三井胡同中现在还保存有石构件——一整块青石上,挖出三个圆形井口,呈现三角形分布。三井胡同同样承载着一段值得记忆的人与事,《京报》于年诞生于三井胡同38号。这家报馆由著名报人邵飘萍所创办,坚守以“探求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很快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北京,因井得名的胡同还有很多,如金井胡同、龙头井胡同、水井胡同……它们的名字为井的存在留下了见证。
井有传说流传至今
众所周知,北京的水井分甜水井和苦水井。相传,在北京齐化门,也就是现如今的朝阳门附近建有延福宫,宫内便有口特殊的水井:甘者味甚洌,苦者难以下咽。故曰一井二水。在乾隆《京城全图》中可以看到,延福宫西路为主体,东路为庙,南部隔小胡同为一所坐东朝西的两进宅院,应是道长府,东面是一座长方形院落及东院墙。这座庙宇诞生于明成化十七年(),当时命名为大慈延福宫,民间又称之为三官庙。
北新桥的锁龙井传说具有奇幻色彩。据传,姚广孝降服神龙,镇于古井之中,郁闷的神龙发问,何时才能重见天日?姚广孝指着近旁的桥答:“什么时候这桥反过来,你就能出来了!”记得小时候,爷爷曾给我讲述过这个故事,从那时候起,我不但知道了“北新桥”的名字,甚至还琢磨着,是不是真能见到传说中的神兽?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原因,锁龙井附近曾经有座镇海寺。
锁龙井在北京不止一处。京籍老作家方彪先生在一篇对德胜门的文章中就曾回忆,在德胜门旁也曾有这样一口带着锁链的“锁龙井”。据说那口井里有锁链,锁链的另一头“锁”着一头石质神兽。
因井而诞生的故事很多,颐和园的延年井便承载着一个人和一口井的故事。颐和园是慈禧最喜欢的地方,在一个夏日,慈禧来颐和园游玩,她在梦中来到仁寿殿,在殿北看到一口古井。睡醒后的慈禧命人寻地掘井,没想到果真出水。于是,慈禧把此井命名为“延年井”。
最近笔者在门头沟一座村落中,被一株老树下的古井所吸引。古树矗立于高台之上,浓密的树荫庇护着一口水井,水井之上架着的辘轳讲述着光阴的故事。不远处的高台旁边,一个石槽嵌入地中,槽面与地面平行,在石槽底部打一小口,通向台外。在诸多影视剧作品与博物馆中,多次看到这样的“井窝子”。水夫从水井中汲水而出,清澈的井水被倒入石槽,水又通过小孔由高至低或是流入购水人的桶里,或是流入水车上的储水木桶中。这不仅仅是山村中的景象,更是与井、与人、与生活的记忆。
老北京有专门挑水的水夫,在明朝时大多为山西人,到了清代,山东人接管了此项业务。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还有一则有趣的传闻,被民国时期的书籍收录。据传,闯王入京时,麾下兵丁的私事交给了地熟人熟的水夫们代劳,于是依仗着“背后靠山”,山西水夫的势力愈发壮大。清兵入关后,各旗人马在京城分有驻地。旗兵随营伙夫大多为山东流民,靠每月各旗分给他们口粮为生。清代的官井多由兵营中的伙夫管理,但老百姓可以随便汲水或雇人挑水。后来伙夫们的日子不好过了,曾经分发的口粮一减再减。为了养家糊口,一些伙夫也兼顾起水夫的业务,官方特意为他们发放营业执照。官井之处成为水窝子,水夫住的屋子称之为水屋子,送水的胡同宅门范围则被称之为水道。
嘉庆时《燕京杂记》载:“京师之水最不适口,水有甜苦之分,苦者故不可食,甜者……卖者又昂其价,且划地为界,流寓者往往苦之。”这段内容就反映了清代北京城用水的情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井上的木头辘轳包上了铁皮,井中的甘泉多了水泵……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澈的自来水,曾经胡同里的那些水井,慢慢变成了记忆中的井……
(原标题:北京井事)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京根儿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