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落叶爱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坐落在北京南城的琉璃厂,是一条著名的传统文化街,位于原宣武区和平门外,以南新华街为界,东为东琉璃厂,西为西琉璃厂。街道全长米,宽不足10米,最窄处只有六七米,商铺林立,全部经营书籍碑帖、古玩字画、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品。这些店铺多为百年老店,且各具特色,它们的牌匾均出自名家手笔。置身琉璃厂,就是欣赏店铺字号那一块块字体优美的匾额,也足以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以至于此地被很多游客誉为“博物馆街”。如今的琉璃厂,经过80年代末的整修重建,街道两旁,铺面店堂青砖灰瓦,砖雕彩绘古色古香,更具有浓厚的古代街市色彩。
“琉璃厂”顾名思义,此地曾为烧制琉璃瓦的容厂,始建于元代。在辽代,这里是南京城燕下乡海王村。金代兴起,将辽南京拆掉,按照北宋汴梁都城和皇宫的规格,建筑“中都”,范围包括现宣武区大部分,东城墙在今和平门以西的粉房琉璃街、麻线胡同一带,北城墙在今中西胡同一带,海王村则是在中都城东郊的位置。
到明代永乐年间,北京又一次重新建都。在元大都三宫的基础上,营建紫禁城、西苑(即北海和中南海)、南内(南池子一带)、景山等宫苑。同时又把大都南城墙往南移至今前三门一带,成为今天北京城的规模。据《大明会典》记载,当时北京城负责烧制砖瓦的,共有五个厂子。五处场地中,琉璃厂是相当重要的一处。由于皇宫营建工程在整个明代陆续进行,所以琉璃厂直到明末仍在不断地生产。在万历朝,甚至动用锦衣卫去监工,锦衣卫是皇宫禁军,一般属监督民工所用,那么民工数量可想而知。明初,“琉璃厂”仅是管理机构的名称,属内官监和工部营缮司。到嘉靖四十三年(年)建筑了外罗城,琉璃厂变成了城里,这时已形成了一些街道,但仍然地旷人稀。直至康熙年间,琉璃厂窑由官办交由民办,官府设窑厂监督,同时征收窑厂附近官地上民间盖房的间架税。至此,琉璃厂成为居民密度较大的市区街道。
随着清末社会动荡不安,琉璃厂几经变迁。清代著名藏书家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中记载,除“老二酉堂”外,原有的店铺几乎全不存在了,大都是陆续更替,所剩仅三四十家。光绪朝以后,琉璃厂变化更大,据孙殿起所记,清末到辛亥革命后,曾在琉璃厂开设过字号的,前后约二百二十多家,可见变化之大。
最大的一次动荡是庚子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不论宫廷和私人所收藏的书籍文物,都遭到空前未有的浩劫。而各地战乱,也造成书商到外地收购的困难。当时民生凋散,社会动荡不安,书籍、文物的价值一落干丈,琉璃厂的书店受到很大影响,是书画、古玩业最萧条的时期。日、美、法、俄在侵华战争中除直接抢掠外,还在琉璃厂买去大量中国古籍、县志及有关资料。日本的东方图书馆以及内阁文库直接或间接从琉璃厂买走大批中国古籍。美国通过燕京大学“哈佛燕京社”从琉璃厂买走大批中国地方志。直至民国初年,局势渐趋稳定,并且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历史陈列所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相继成立,琉璃厂才再次恢复旧貌。
琉璃厂所以出名,除了它是文人荟萃之所外,还与每年春节期间,老北京人喜欢到以琉璃厂为中心的厂甸逛庙会的习俗分不开。距明末记载:(琉璃厂)每年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图书充栋,宝玩填街。更有秦楼楚馆编笙歌,宝马香车游仕女。过年期间,东西琉璃厂的众多店铺都张灯结彩,一直休息到初六。店铺休息期间并不上护窗板,而是挂出“窗户挡儿”。一般店铺的“窗户挡儿”大多是画在绸布上的《三国演义》、《七侠五义》之类的故事,而南纸店、字画店则都是争奇斗胜地挂出名人字画。此时,行商摊贩也到东西疏璃厂一带摆设书摊、古玩摊。其中大部分是隆福寺、鼓楼前等地书摊临时到这里设摊的,叫作“赶庙”。而更多的商贩都是售卖各种小吃和各色玩意儿,如糖葫芦、艾窝窝、油酥火烧、灌肠、春卷、豆汁儿、焦圈,还有各色京派风筝、“牛喇叭”、“噗噗瞪儿”、“倒流”等玩具,到处都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厂甸庙会这种热闹景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年,厂甸庙会在阔别京城37年后,才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恢复。如今,琉璃厂再次成为广集天下图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所在,也成为国内外游客感受老北京文化的必游之地。北京琉璃厂饱经风霜,虽屡遭破坏,但在有志之士和开明政府的支持下,至今仍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我们要保护好这些古迹,让我们的悠久历史流传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落叶爱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文由百家号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