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张先生您好,我是鲁谷街道工作人员,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核实一下,您住在哪儿?最近是不是去过玉泉东市场?”电话刚一拨通,工作人员就礼貌地向张先生说明致电来意。而张先生,只是回答了一句“医院”,就将电话挂断了。医院医院工作人员、住院病人、家属院居民区的复杂场所,这给工作人员提高了排查难度。但鲁谷街道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从6月14日那天开始,换不同的电话打给这位张先生,可从那以后这个电话再也没有接通过。从此,这个电话号码就像种子一样“种”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心里,每天在电话通知完其他有疫情地接触史的居民后,社区工作人员总要返回来,再拨打一次这个电话。“既然他说了是住在这里,我们就有责任通知到他”,鲁谷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郝旭说。于是,街道立刻又拿出新的工作方案,让19个人分两步走开展工作:一步是“吹哨”医院,医院工作人员和住院人员、第三方使用人员的名字中查找这个人的信息,寻找当事人。第二步是直接展开“敲门行动”。时间过得很快,两拨工作人员都在细致地排查,仍然没有任何结果。但鲁谷街道的工作人员没有放弃,6月19日,时隔小时,在拨打了近百个电话后,张先生的电话终于接通,原来,他是急救车的担架工,可能在乘坐急救车时经过新发地,被大数据抓取。而这,只是街道、社区摸排工作的一个缩影。街道收到大数据通知单时,往往只有姓名和电话,甚至有的连姓名都没有。“我们需要将名单分到各个社区,进行好几轮核实”,郝旭说,就像“滚雪球”一样,每次打一遍电话,能多加点信息就多加点,直到最后表格里居民的身份证号、居住地址、去新发地的时间等信息一一填补上去。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名单不是石景山区或者鲁谷街道的,就要转派到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名单上的人,已经搬家或者不在这个小区内居住,所以还得不停核实。拿到这个数据后,社区工作人员会逐一告之,并做好后期相关居民的核酸检测跟踪报告和居家观察服务保障等工作。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刘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