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上门(北侧),不同时期,其大门朝向也不相同。很多人不知道,在如今的故宫神武门和景山门之间,还曾有座体量和规制都很可观的大门:北上门。它的体量大到可以把现在的景山大门套进去,规制堪比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座门的准确位置,就在如今景山门往前靠近神武门的大马路上。北上门两端也有门:北上东门和北上西门,它们都是三座门形制。
当时北上门两侧,是一溜各五十楹的官房,根据资料记载,很像内皇城墙的形制。康熙二十一年的皇城衙署图里可以看到,西侧官房有十二间,东侧官房有二十四间,其余是墙垣,以此形成连房。
顺着这些官房走到东西两端,便是北上东门和北上西门。在北上东门和北上西门靠南,连房背后,接连筒子河处,还分别开有两道小门:东砖门和西砖门。您可别小瞧了这两道小门儿,在光绪大婚图中可以看到,光绪结婚时,隆裕皇后出神武门回桂公府,就是走的东砖门,然后又走的地安门。
为什么没走北上门呢?因为在光绪那会儿,北上门是进景山的第一道门,不是进出紫禁城的门。但在清代早期以前,北上门一直都是紫禁城的北门,这也和北上门的名称相符。尤其明代,北上门乃是内皇城墙上重要的一道门户,若要进神武门,先得从北上东门或西门进来,再过北上门,才能到神武门前。
这就涉及一个有趣的问题,北上门的朝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北上门不同的作用,也造成了朝向的变化。简单来说,它作为紫禁城北门时,就是朝北开;作为景山南门,那它就是朝南开。但是,它是什么时候改为朝南开,并不确切。最近,笔者新发现一则乾隆十三年()的史料,可进一步解开北上门朝向之谜。清乾隆十三年五月总管内务府折载:“乾隆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内庭主位进宫之际,和硕庄亲王、和硕和亲王适至神武门外,猝遇关防已至北上门内……”,从“猝遇关防已至北上门内”可以看出,乾隆十三年,北上门还是属于紫禁城,其大门自然是朝北开。到了后来,北上门作为景山第一道大门,《清宫述闻》也记载:“北上门,景山前门也。”从清末的一些老照片也可以看到,北上门的大门是朝南开的。
清代中前期,因为精简皇城衙署,收缩禁卫范围至紫禁城一线,皇城内多为内务府各衙署(七司三院各库)以及内务府三旗住居,又有守卫皇城的上三旗(清代由皇帝直接统辖的三个旗,称为上三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进驻,大部分内皇城墙便失去了防卫作用,逐渐废置拆改,其中有些驰道,变为繁华街道,并有了市井店铺。此时,大部分内皇城的门户逐渐废弛,只有北边的部分城墙与门楼,处于景山禁苑和紫禁城之间,因为位置依然重要,而被保留,但也有不少建筑被渐改为他用。
康熙二十四年(),在北上门两侧官房设官学堂,主要为内务府三旗子弟读书之所,称为景山官学,并选教习教授满汉文字,三年期满,老师学生都有录用的机会。由此北上门以北就形成了景山官学的校园,景山绮望楼里还供奉孔子牌位,为景山官学堂学生祭拜先师孔子之处。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年后,北上门不再是进入紫禁城的门户,变成了景山的南大门,大门朝向自然也发生了变化。
年,冯玉祥将逊位的宣统皇帝赶出紫禁城,北上门真正的改变才开始。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年景山成为公园,归属故宫博物院管理,到了年拓宽道路,拆除了北上东门和北上西门,北上门同景山大门之间有了一条景山前街,北上门两侧官房的北侧临街加建了垣墙,门前还布置了路灯。这时,北上门又从景山分离出来,变成了故宫博物院的北门,从老照片中也能看到北上门再次朝北开。
新中国成立后,北上门两侧的连房成了博物院职工宿舍。据曾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回忆,每月故宫都给家属放电影,每逢放映电影时,北上门就关上了,专人把门,凭证进入。年5月,景山前街再次拓宽,这一次,北上门走入了历史的深处。
值得一提的是,北上西门的门前还曾有一座拱桥:鸳鸯桥,桥面是半砖半石,石头桥面专门走车用,砖面则专门走人,这在京城可谓独树一帜。民国八年,这座拱桥改为平桥,民国二十一年,工务局因“鸳鸯桥多已损坏,危险堪虞”,将该桥桥身改修铁筋混凝土,并将原有砖砌栏墙改安葫芦式石栏。鸳鸯桥的风貌全然改变。年,桥被拆除,桥的遗迹也湮没在景山前街丁字路口便道之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