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随着《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年—年)》的发布。相信大家已经历经了一轮相关信息的轮番轰炸,对基本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由于内容过于繁多,作者有太多想和大家聊的话题,将在文章中对几个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读。
提高绿色出行比例一定是规划中交通方面的一个重点,针对老城区的特点提出不同出行半径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地铁主要负责8km以上的距离,以核心区半径来看,这基本就是沟通老城内外的选择了。
目前,北京东、西城区拥有1、2、4、5、6、7、8、13、14、机场共10条轨道交通线路,56座车站,总里程约88公里。
可以看到,对比上海等城市,北京城市核心区内地铁数量严重偏低。未来15年轨道交通里程还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东西城空心化的谣言不攻自破。
未来15年还要建成的地铁线路有3号线、8号线中段、11号线、12号线、13A线、16号线、17号线、18号线、19号线、28号线二期、R4线、规划北线及区域快线S14共13条线路近km的里程。
除地铁里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就是“轨道车站米范围内人口和岗位覆盖率达到95%”,基本做到无死角覆盖。
目前的指标是80%,看似提升不大,那是因为未来新建线路以换乘站为主,完全新增的站点只有陶然桥、二里沟、甘家口、北太平庄、金融街、牛街、金鱼胡同、马甸、安贞桥、玉渊潭东门、红莲南里、马连道、菜户营桥东、月坛、手帕口、车站西街、展览路、工体西路、春秀路19座车站。
到年,东西城地铁米以上空白区分布如下:
是不是觉得被骗了?这哪是5%,打眼一看有将近20%。不过你要仔细看文字:覆盖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95%,不是总面积的5%。
目前东西城区总人口万,就业岗位数量为就业人口的2倍,根据北京市常住人口就业率57.44计算,可以得到东西城区就业岗位数量约为万,人口+岗位数量万。
下面我们逐个盘点这12处空白区,看看人口+岗位数量是不是只有21万。
首先是三里河东、金宝街东、交道口西、蒋宅口4块,是由于北京市老城区街区间距基本为1km造成的。这几块面积极小,让地铁做到米范围%覆盖没有实质意义,增加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等,所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然后来看皇城、后海、天坛这3块,皇城是面积最大的,但绝大部分被故宫、景山、北海、中南海占据,公园管理人员和沿街居住人口均极少,可以忽略不计。天坛更是空白区几乎完全位于公园内,后海也都是平房区,人口密度很低。
所以真正的空白的另外5处,首先来看德外,它与海淀新外连片(19号线在中间没有车站)。西城部分是中关村德胜园,空白区中唯一以就业区为主的,所以虽然不是很大但比较惨。
白云桥片区是16、25两条线路均不在莲花池东路设站导致的,这一片主要是居住区,如果未来丽金线手帕口站调整至白云桥将会好很多,正好覆盖了空白区域的中心,所以规划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白纸坊片区是被大家提及最多的,虽然还是有空白,但11号线和丽金线让这片空白区小了一半,至少大观园周边和西二环外已经完全被地铁覆盖。
太平街片区有点尴尬,几乎是纯居民区,重要性不是很高。南侧一半还是陶然亭公园和朱雀门、一瓶等高档小区,对地铁的需求相对较低,于是就这样了吧。
龙潭湖片区的空白中有一半是公园,但另一半的面积依然不小,惨烈程度不输白纸坊。左安门内那一小区忽略也就忽略了,但龙潭公园北侧没了11号线确实比较倒霉。
计算一下这几个片区的岗位和居住人口,其中岗位大部分集中在德外,根据统计整个德胜园的从业人口约2.3万,加上其余几个片区约5万岗位吧。
居住区肯定是大头,且大部分集中在9.6万人白纸坊街道和5.9万人的龙潭街道,这两个街道差不多有50%的居民在空白区,合计8万人左右,加上其他区域的15万也绝对是打住了。
如此看来,规划中5%不在地铁站米覆盖半径的区域大致包含5万就业岗位+15万居住人口,还是比较可靠的。而米半径(一般商务区才会用米半径)与95%均为要求很高的指标,核心区未来的地铁规划可以充满期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