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身上有很多标签:农民、地产大王、首富、慈善家……
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土的地产商。
熟悉杨国强的人,都见识过他“特立独行”的习惯做派。
全身穿着名牌西装,脚下却穿着一双吱吱作响的人字拖;
开会老脱鞋,像上东北炕一样,在椅子上盘腿而坐。
甚至有一回,杨国强一个人在自家楼盘巡视溜达的时候,被保安当成歇脚农工,差点叫人给赶出去。
这位“其貌不扬”的地产大鳄所创办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亿元,品牌价值亿元。
被《胡润品牌榜》评为“最具价值地产品牌”,跃居房地产行业首位。
但杨国强早在年,就将手上所有股份转到25岁的女儿杨惠妍名下,只留任董事会主席一职。
他的这番“急流勇退”操作,直接导致女儿以亿元身家,跃居次年“中国内地新任女首富”。
杨国强从年开始发迹,直到年公司上市,他才逐步进入公众视野,被网友戏称“好像有FBI帮他保密”。
这之前,关于外界对他的诸多好奇、猜测。
杨国强用低调行动“傲娇”表态:
我就是要给你们创造一个没有故事可挖的“首富”形象。
然而,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何况他这痕迹大得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除了财富之外,杨国强及家族回馈社会的慈善捐助,立业至今,已累积超90亿元。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杨国强这位深居简出的神秘巨富。
(杨国强)
杨国强,年出生在广东顺德广教村。、
家中贫困,上有2个姐姐3个哥哥。
他曾在演讲中提及:
“我是一无所有的农民出身。18岁前,从没穿过新衣服,没穿过鞋和袜子。
家里经常没有地方住,从小就挤在哥哥工作的宿舍里。”
作为最小的老幺,杨国强没有得到过多的偏爱。
贫穷家境给他的“特殊关照”,是常年捡哥哥姐姐剩下的旧衣服穿。
上学后,为了省7分钱的饭钱。
杨国强每天中午放学后,走一个小时的路,回家吃饭,然后再赶着去上下午的课。
然而“悲惨”还远不止于此。
杨国强高中时,因捉襟见肘的家境实在无法再供他继续读书。
因此他不得已退了学,在家放牛。
即便现实如此残酷,但杨国强受到的家教却是“要面子”。
父亲常教育几个孩子,不能因贫穷失去做人的尊严。
父亲告诉杨国强,以后长大到社会上,跟朋友吃饭,哪怕全部家当只有2块钱,也要请客买单,不能让朋友付钱。
乍一看觉得好像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虚荣,但杨国强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一个不占小便宜的人,才能成大事。
杨国强回忆:
“那会在农村,小孩子去偷点吃的,不算什么事;
走在池塘边,鱼跳上岸,捡回家也不算偷。
但我们家不许,很有骨气。”
但光有骨气,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读书。
本来就穷,再不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那杨国强的人生基本就可以钉死在黄土地上。
好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行,不仅免了杨国强7块钱的学费,还给他2元的助学金。
这才让辍学一年的杨国强再次回到校园。
因此,他对贫穷与知识的关联感同身受。
日后杨国强总是反复强调:
“我出生在农村,自幼贫困,开始工作时做泥瓦匠,这门手艺改变了我的生活。”
中学毕业后,杨国强做过泥水匠和包工头,总算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也仅此而已。
他一度感到沮丧:
“那个时候,一天挣5毛钱,辛辛苦苦一年才挣元,就算做到70岁,不吃不喝也只有1万块钱。
这样一辈子还有什么意思?看不到未来,很痛苦。”
当时,二哥杨国华在顺德县建筑公司当负责人,他安慰杨国强:
“社会会变,会变好的。”
年,杨国强在哥哥的帮助下,进入房管所当施工员,从最底层做起。
凭借耐吃苦、肯学习的拼劲,一路跳槽高升,先后担任包工头和建筑队长。
可以说,二哥不仅是杨国强的亲人,还是贵人。
村里乡亲都说:没有杨国华,就没有杨国强。
十年时间,杨国强什么活都干,画图、预算、采购、管理,磨练出全能绝技。
日子在慢慢变好,杨国强也从徘徊在温饱阶段的穷小子,成了薪资丰厚的总经理。
不久之后,杨国强供职的公司按政策转制。
他和拍档豪气出资万元,将其收购为私企。
杨国强一举逆袭成为老总,业务从一家一户的小工程,壮大成一幢一片的大楼盘。
当时,顺德有三家老牌公司合组,共同开发位于碧山之侧、桂江之畔的一个房产项目,取名碧桂园。
杨国强作为实力雄厚的承建商,拿下了这个项目。
本是大买卖一桩,但杨国强却差点“折在手里”。
随着房地产泡沫逐渐破灭,国家调控政策出台,整顿之风日益严厉。
市场哀鸿遍野,无数老板破产、跳楼,风光不再。
刚入局没多久的杨国强也惨遭波及。
他承包的套别墅刚刚竣工,本以为忙活数月,终于可以收钱入袋时,却被开发商卖惨赖账:
没钱,让杨国强把亲手修好的别墅,再自己卖出去来抵扣工程款。
这下,本来只负责修房的杨国强,摇身一变,被迫成了卖房的。
而且,三家开发商都对前景悲观,其中两家黯然退出,另一家正迫切寻求下家转让项目。
事已至此,杨国强深知抱怨无用,他审时度势,认为这个项目仍大有可为。
于是果断出手,毅然接盘,收购“前老板”,成立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这一年,杨国强38岁。
从楼盘修建者、合作者,转变为拥有者、决策者,正式进军房地产。
杨国强技术员出身,不懂宣发。
现在赶鸭子上架,只得到处找大师、专家想招出主意。
但都收效甚微,套房子只卖出去3套,售房处依旧门可罗雀。
他向人诉苦:
“老天对我不公平啊。我这么好的房子,这么低的价格,70万一套别墅,居然卖不掉,不公啊。”
直到,他找到记者王志纲。
杨国强本只想让他帮忙写写文章、宣传宣传。
但一顿饭下来,他当即决定聘请这个准备转行的记者为项目总策划。
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展开之前,先说说杨国强的个人“发现”。
年,杨国强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
广东从化,刚新建了一所专为成功人士“解决教育子女后顾”的中华英豪学校。
恰好,杨国强也在为子女择校,于是就驱车前去考察。
一路颠簸到达后,他发现这里竟是远离城市的“穷乡僻壤”,学校孤零零地坐落在片片稻田旁边。
学校虽然“贵族”,但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可是,即便条件如此“艰苦”,却并不影响有钱人慕名而来。
重视教育的精英家庭,把自家宝贝托付在此,并向学校双手奉上15万的教育储备金。
随行陪读的家长为了方便照料孩子,往往会在附近置办房产。
目睹这一盛况,善于思考的杨国强有了灵感: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先办学校再建楼盘?
杨国强回去后把这一重大“发现”,讲给王志纲听。
王志纲心领神会,猜到他想干什么,分析道:
“作为新生事物,教育储备金是否合法合规,还在观察之中,日后可能会有相关政策出台规范或限制。但现在正是一个窗口期,只要把握住,就能熬过严冬,迎来春天。”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确定了名校+名盘的售房模式,首开学区房先河。
措施有了,怎么把这个措施推广出去、让别人接受,还需要一个口号。
杨国强谦虚地对王志纲说:
“王老师,你想好了先别说,明天我也讲一个,我们一块儿对一下。”
第二天,杨国强公布他的答案:平过自己起屋。
翻译过来就是:比你自己盖房子还便宜。
这句非常有粤语特色的话,既简单直白地点明房价优势,又极具个人和企业特色,顺口好记。
王志纲听了连连称赞:“杨老板了不起!可以看出你的经营理念是:我建造了一个性价最高的房子,客户凭什么不买?”
他紧接着说:“但这只是个理念,并不算广告语。
我想了一个:‘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你觉得怎么样?”
杨国强一拍大腿:“行”,敲定了这个日后为大众熟知的公司品牌语。
理论部分合计完毕,接下来就是付诸行动。
杨国强找到北京景山学校谈合作,以“广东第一分校”的噱头,将“景山”这个知名教育品牌,搬到顺德;
并斥资万引进上海师大实验学校的教学模式,夯实教育质量。
之后,杨国强依法炮制“英豪学校”的收费方法。
除学费外,每个学位加收30万的教育储备金,如此“天价”对目标客户——富人来说不过是毛毛雨。
另一方面,杨国强听从王志纲的建议,花万在《羊城晚报》上打广告,做了整版的红色横幅。
营销内容不是“简单粗暴”的宣传自家楼盘,而是大谈财富观念。
卖房子不谈销售,搞学术?
这就是杨国强聪明的地方。
如果只说自家房子便宜、性价比高,对不差钱的富人来说,没太大吸引力,他们更注重的是长远发展。
所以杨国强打出的广告词是:
中国有句谚语,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后代安于富贵,不思进取,败家破了财。
作为从艰苦中走过来的过来人,结合自身经验,我想向广大成功人士进一言:
要使家业永续,最明智的投资,莫过于投资子女!
而后在此末尾,附上正在筹备的本校办学方针和招生简章。
还有什么比让财富代代相传,更让老板们动心的呢?
经过一番狂轰的宣传,杨国强稳稳拿捏住富人心理,报名者蜂拥而至,抢占高端学府名额。
年9月开学那天,豪车塞道,排在校外公路上,绵延2公里。
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还以为是名车大展。
学校第一批择优选择了多名学生,杨国强由此“募集”到1.6亿巨额资金。
在口口相传的连带效应下,很快招生规模达到人,收取费用共4亿元。
请注意,这笔钱不是贷款,而是纯收入。
杨国强和家长约定,教育准备金不能提前取出,只能到学生毕业时才会奉还。
也就是说,杨国强可以“无偿使用”这笔钱3年。
按当年的银行利率0.35%来算,光是这一项,就让杨国强省了,或者说赚了万。
零息融资的开创之举,为深陷困境的杨国强带来一笔不菲的流动资金,学区楼盘也随之销售一空。
此后,杨国强的“凡开盘不愁卖”模式开启。
年,杨国强打破春节不卖楼的行规,疯狂促销,在两个月卖出套的“销售天量”。
也就是说,杨国强平均每天就卖出去50套房。
年,广州凤凰城千套楼盘,三天内售罄,创造“像卖白菜一样卖房子”的业内奇迹。
年,杨国强走出广东,在长沙开盘,当日成交额是当地销售总额的2.5倍。
年,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当日市值高达亿港元。
而此时的杨国强却功成身退,将全部股权都已转在二女儿杨惠妍名下。
杨国强共有3个女儿,大女儿因小时候一场意外,烧坏脑部智力受损。
三女儿杨子莹现有自己的公司,在老爸的扶持下“相对”独立发展。
因此,二女儿杨惠妍就成了杨国强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