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分期治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947293563234773&wfr=spider&for=pc

同频共振,共生爱学

——济南市景山小学与德润初中语文

中小衔接纪实

共生课堂

济南市景山小学围绕“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办学理念,以打造共生课堂为宗旨,结合教育发展规律,立足于学生长足发展,扎实推进中小衔接工作。上学期学校与德润初中进行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小衔接实践研究”,致力于阅读方法的探索、梳理、提炼,对学生的初中课外阅读理解大有裨益。已升入初中的学生反馈景山小学老师给予他们深厚的语言积累和实用的阅读方法指导,为他们的初中学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中小衔接

本学期语文中小衔接主题是:习作教学的研究。研讨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课堂展示,第二部分是习作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分享,第三部分是中小学聚焦习作教学的研讨。

课堂展示,师生共生

陈芸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习作课《围绕中心意思写》设计精彩、内容丰实,充分展现了学校进行习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彰显了学校“共生课堂”的教学理念。

上课伊始,陈老师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方法回顾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一则触动人心灵的公益广告,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学生大胆创作的积极性。教师借助前置性作业帮助学生初步搭建习作构思支架,在课上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注重读写结合,以课文中对于心理和环境描写的典型片段为例进行习作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把所见、所想、所感口头表达出来,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借鉴别人的长处,从中受到启发。在描述故事情节中学生们轻松地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法进行细致地叙述,这一系列环节是共生课堂“生本共生”与“生生共生”的最佳呈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既有学生与文本的共鸣,也有同学间的智慧碰撞,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指导描写环境时,教师根据异步达标任务分层教学。异步达标三层目标由难到易,既是目标也是习作支架。有了支架的帮助,很多学生运用了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联想与想象等手法对环境进行描写。一次次螺旋式上升的口语表达训练,放缓了习作难度,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最后指导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给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异步达标提供的习作要素、习作方法、习作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这样的习作课堂就像一颗种子,这个种子既是树种,又是火种。是树种,因为它是生长的,是课堂的成长,更是学生写作素养的成长;是火种,因为它能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思维。整节习作指导课以“共生课堂”理念为引领,着眼于中小衔接的长远目标,体现了学校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

专题汇报,策略梳理

六年级语文教研团队以习作教学为主题,从习作教学所做的研究工作、教学策略、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专题汇报,展示了学校在习作教学中小衔接所做的研究。

教研组通过梳理,总结了行之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

带着种子进课堂——选好共生原点。

共生原点就是共生教学展开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展开的支点,教学活动的激发点。共生原点像一颗种子,由教师播种在课堂,然后教师进行引导,从而让种子发芽,长叶,直至一片绿荫。在写作教学中六年级老师们以学生的习作为共生原点,引导学生借助好文章写出自己的好文章,选择比较适合的实物作为共生写作教学的原点,比如在教学“多角度描写事物”时,六年级老师们把花生请到了课堂,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这颗花生,再通过想象将这颗花生的样子描写得惟妙惟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课堂成为运动场——激活共生现场。

围绕共生原点开展丰富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以活激活”——教师的“活”教,是针对具体教学情景的教,是针对具体学生的教。学生的“活”学,指的是学生有质量的语言活动和语言训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如在教学《猫》这一课时,课堂上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课文脉络,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体会猫古怪的性格,并从中渗透写作技巧。六年级老师们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带领学生深入解析,细致探索,注重写法指导,学生们也积极探索,真正走进文本,学习写动物的方法,做到以读促写。

催生学习过程的拔节——促进共生过程。

共生教学的过程,是不断推进的过程。如果说课堂是一棵树,这个树应该不断长大;如果说课堂是一棵竹子,这棵竹子就应该不断抽节长高,促进共生过程是共生教学操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策略。

在促进共生过程中六年级老师们围绕共生原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课时,六年级老师们在分层推进中结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推进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在特点、事件,运用间接描写写出内在特点。老师们让学生先写、再交流评点和现场互相修改;教师出示一篇学生习作让他们评价和续写。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形式,而且有效推进了课堂的共生过程。

专项作业落实理念

学校在习作的各阶段优化作业设计,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开发了《爱上习作》专项作业。学校教导处主任夏蕾以《“爱上习作”专项作业的设计理念与实施为题》进行了专题汇报。专题汇报从四方面展开:

前置性作业—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学校特色性作业《爱上习作》中每一个单元的习作都设计了前置性作业,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在习作前,通过教师的指导,多路径体验、观察,提前确定习作素材,实现生本共生。

异步达标——搭建“怎么写”的支架。

异步达标部分为学生搭建“怎么写”的支架。按照“习作要素、写作手法、习作构思”进行三阶指导,提供菜单式的不同标准,让学生随时根据习作主题和要点灵活选择目标,从而解决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水平自主选择标准,使优等生有挑战的空间,让中等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可能,使待优生能扣住主题,进行基本框架的习作。修改评价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写更好”的平台。

两标准三修改——教给学生“怎么改”。

两标准三修改——教给学生“怎么改”。学生沿循“两标准三修改”的范式修改习作。两标准评改即常规要求和针对性要求。三层次修改即互改、自改、师评。两标准三层次修改不断螺旋上升,不仅使学生学会怎么修改习作,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提升习作水平。

四评一总多元评价——学会欣赏。

学校构建“4评1总”多元评价赏析模式。在多元评价赏析阶段,教师通过“广”评、“细”评、“赏”评、“精”评,结合板书,再次总结习作要点和方法,深化落实习作要素,师生共生,最终达到习作的“百花齐放”,体现“以始为终”,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

花开时节

花开时节

交流研讨,同频共振

交流研讨同频共振,思想交锋同向聚合。学校领导、六年级教师和德润教师面对面、零距离,就习作教学实质问题与各种疑惑进行了深度交流。

德润初一语文教师谈到,景山小学习作教学对学生训练到位,显示出教师指导的精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初中和小学在共同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上加大力度,引导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题目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如何立意;养成细致观察生活,随时记录生活的习惯,为学生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德润初中教导主任柳夙宏对景山小学进行的习作专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她说,景山老师们坚持了多年的研究,难能可贵,值得学习,老师们从学情出发,指导细致精准,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如此持之以恒的研究定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学校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使之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素质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