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学科高级教师毛澄洁
芥末堆阿飞酱11月14日报道
11月14日,在主题为“碰撞·演变”GET教育科技大会上,北京景山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高级教师毛澄洁发表了题为“从0到1:编程教育的发展历程”的演讲。在大会上,毛澄洁讲述了北京景山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历程,她通过介绍自己设计的一份调研问卷,总结了目前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编程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以下是毛澄洁的演讲精选实录:
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GET,跟大家分享体制内学校的教育发展情况,首先跟大家讲一下北京景山学校开展编程教育的历程。北京景山学校创建于年,是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东城区联合创办的一所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一贯制教育改革试验的学校。从学校创立之日起,教改实验就是我们的一种历史使命。
从时间轴来看,景山学校在开展编程教育上经历了三大步历程。第一步,景山学校在年开了计算机课,其实就是编程教育,由此成为了第一个开计算机课编程教学的学校。第二阶段是年到年,景山学校引入了智能机器人教育。第三阶段是年,景山学校的吴俊杰老师将Scratch引入校内,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其实,国内创客教育圈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年7月31号,当时北京景山学校召开了互动技术与程序教学的未来研讨会,这个会议在后来的创客教育蓝皮书里面被称为中国创客教育的起点会议。年,智能机器人成为了景山学校的必修课。
北京景山学校编程教育的特点
综合以上所说的,北京景山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起步比较早,景山学校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推进编程教育,包括普及的必修课、选修课、社团课、以及精英人才培养的尖端课程,从开课形式来看还是比较多样的。
年之后,我们对编程教育相应内容的探索也比较超前,吸收了各类新技术,在课程创新方面有了一定的特色,形成了数字科学家课程、数字艺术家课程、数字工程师课程等课程,并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年,我自己做了一件事,就是接受谷歌中国办公室的委托,组织了十位专家进行谷歌计算思维课程中文版的开发。这个课程已经通过谷歌的官方网站发布了,可以免费下载。名字叫做面向教育者的计算思维课程,它认为计算思维是一种人人能学、人人可学、人人会用的编程思维。我们团队里有大学教授,有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还有创客研究院的工程师,包括翻译团队也是跨界的。
下面简单说一下谷歌的计算思维是什么?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复杂问题的分解,第二个是模式识别,第三个是抽象化,第四个是算法实现。这个课程里面一共包括了五个单元,在二、三、四单元里提供了12个计算思维的案例。
我们认为编程是工具,而这种工具能够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在所处的人工智能环境,需要的时候就创造一个小工具去解决问题。第二个是计算思维,我们特别注意不插电的形式,很多的事情并不一定要用电脑完成,思维的教育就不用电脑。
编程教学要注重计算思维的培养
下面给老师们分享一个我去年9月发布的调研问卷,当时想了解一下大家对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怎么看,一周时间收回了分布到26个省市的份问卷。
关于小学阶段开不开编程课,从问卷情况来看,91%的人认为是需要开,只有9%的人认为不需要开。关于各个学段对编程平台的选择,问卷结果显示,小学是Scratch,初中是AppInventor,高中是Python。
对这次调研的结果,我们做了以下的总结。首先是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课程,应围绕着算法思维来进行;小学的最佳编程平台是Scratch,初中则为AppInventor,高中则为Python,但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特点,灵活地选用合适的编程平台;在编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训练的过程,尤其是计算思维的培养;师资培训过程要体现面向未来,大力倡导数字化环境里的行动培训。
对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编程教育的建议
我想谈谈人工智能时代下,我个人对编程教育的建议。
有人说现在编程教育爆发,但我个人认为编程教育仍是从0到1的起步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是普及面不够大,第二是大量新入局的编程机构水平差异很大,第三是师资是最大的瓶颈。其实我希望更多的地区、学校、企业能加入这个行列,出现更多的在线平台。希望专家和学者加入研究的行列中来。有人说外语向中国人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编程教育是为下一代打开未来的窗口,我希望校内外一起携力,共同研究编程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另外,我们整个的编程教育要站在培养未来人才的高度,永远是普及加提高的结构。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小、初、高三个学段的普及教育以及特长学生的精英教育,怎么教和教什么同样重要。原来大家认为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但是现在技术发展到了今天的高度,两者似乎变的同样重要的,也许在同样的技术环境下,怎么教还是更重要。
我特别希望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