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进化论

触摸建筑肌理,共赏城市新生

珠海景山道

每一个地标,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建筑能与人们心灵进行共鸣

是永久烙印在记忆中的符号

漫步城中,挖掘令人惊喜、标新立异的

经典地标与建筑

在解剖建筑艺术的同时

领略珠海鲜为人知的城市幕后精彩故事

锦绣珠玑,美丽喜人

景山道一路点亮城市知名景点

登高凭栏远望

纵览山、海、岛、城万千气象

塑造成为崭新的城市名片

续写珠海人文生态新篇章

#01.山海相通,不问西东

作为珠海首条山地景观栈道

景山道主线路约8.4公里

共分为“串园、揽山、观海”段

自西向东

串起了圆明新园、澳门回归公园

白莲洞公园、吉大水库、景山公园

衔接吉柠路东西相隔的板樟山

直至城市阳台

「串园段」

总长2.5公里

自圆明新园起

经板樟山森林公园(也称澳门回归公园)

至白莲洞公园

该段重要节点有

山下缆车驿站、山顶驿站、

观景眺台、莲心驿站、莲澳驿站

登高远眺,饱览珠澳城市风光

天朗气清,身心舒畅

远眺澳门塔与横琴IFC

夕阳傍晚,流云与霞光铺满了整个片区

愉悦感在这一刻达到峰值

华灯初上

更显南国滨海城市之美

「揽山段」

总长3.5公里

城市中心生态绿肺

自白莲洞公园起至吉柠路

以石板路为主

共有5处驿站节点

4处平台观景节点

在这里观山堪称一绝

板樟山山谷沟壑相通、怪石嶙峋

沿途漫步时

不必惊讶于遇见美丽各异的花草

毋需仔细嗅闻

甜丝丝的花草香气悄悄沁入心间

依靠在栈道上极目远眺

港珠澳大桥架设在海天交际线上若隐若现

不少市民们都选择在傍晚打卡

在美好的落日余晖中放松身心

「观海段」

西起吉柠路吉大水库处

东至景山公园,总长2.4公里

串起静谧的吉大水库、壮丽的石景山

将赏石、观海、望水、穿林

多元观赏体验融合

途经慕水台、起云台、吉贝坝、

湖景吧、览石廊、望海台六处打卡点

处处皆风景

起始于吉大水库

沿着水库南边而行

峡谷平湖是第一景

随后便可远见一处湖景书屋

那是珠海海拔最高的书店——九尚书店

诗词歌赋,寄情山水

别有一番“复得返自然”的情趣!

跨过山坳到达景山公园后

视野畅然开阔

波澜壮阔的大海跃入眼中

港珠澳大桥飞架两岸三地

近处则是香炉湾沙滩的渔女

和野狸岛的日月贝

行人纷至踏处

周围怪石嶙峋,形貌各异

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难以言喻山石的塑造张力

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甚至萌生出奇妙的澎湃感

缓慢爬升中海风渐袭

海天一色的开阔景色映入眼帘

横山岛、九洲岛清晰可见

那温柔风中的香炉湾沙滩

与我们熟知的渔女雕像、菱角咀等

城市美景一览无余,处处精彩

#02.智慧步道,健康生活

景山道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的原则

设计秉持“生态先行、融入自然”

的建设修复理念

作为全国首条智能健康步道

景山道有智能体测、智能座椅、智慧厕所

智慧灯控、智能烟感、智慧停车场等

各种智能设施

沿途设置的集AI无感采集、智慧云计算

大数据分析于一身的新潮智能设备

能照明、供手机充电、播放音乐的太阳能座椅

智慧灯杆能帮助游客找到景区管理人员

以应对突发性问题

实用上主要以空中栈桥为主

凌空架设,避免了大填大挖

秉承“低干扰、轻介入”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步道设计坡度平缓,宽阔平整

可容纳多人同时通过

踏步云道,如履平地

山道海拔约-米

采用独柱墩单榀主次钢梁结构

跨径约为10-16米

步道宽度约3.6米

步道栏杆采用不锈钢钢丝绳网形式

将市民安全放在首位

不仅有°无死角的智能监控

每隔50米

还设有一个桥下嵌式消防栓

设计尽显城市美学

与人文关怀的价值

作为珠海市重大民生项目之一

景山道的最大建设难点是材料运输

此外,山上蚊虫叮咬等问题

也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一是通过货运索道把材料运上山

二是在山体修两米宽的施工便道,

通过小型设备和人工运输。”

景山道建设离不开

每一位施工队员的劳动奋斗

美丽珠海建设也离不开

每一位市民朋友的共同努力

//

登上景山道

尽享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适意

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或许是诗中盛景,或许是梦中虚境

奏一曲山水悠悠,画一幅林海茫茫

此刻,让我们一起在青山绿水间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编辑:杨玉函

初审:周尤曼、李方彪

复审:王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