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南渡,国家稳定之后,也便开始重建画院,最开始招入的画家大多来自于北宋宣和画院,这就使得北宋雪景山水画风格在南宋延续。但由于创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南方天气温和宜人,冬季鲜少下雪,创作客体资源的匮乏,使得表现雪景题材的山水画慢慢减少了,雪景山水画的意境也发生了变化。
北宋雪景山水画技法于古影响一对南宋元明清的影响1鲜有不能书画者宋代不注重武士的培养,由此在战乱中总是失败,但宋代重文,画院兴盛,文人画家的待遇也很高,甚至军队也由文人管制。大多数文人都擅于作画,宋代历任皇帝也是或善书,或善画,鲜有不能者。
南宋画家刘松年喜作雪景,存世作品《四景山水图》共有四卷,以淡设色画春、夏、秋、冬四景,其中冬景描绘的是初冬小雪。
在表现雪的技法上沿用北宋的方式,同时用留白、弹粉、敷粉三法来表现雪景,竹叶、桥杆上施白粉作积雪,画中又沿用北宋弹雪法,弹细粉作动态飘雪状,地面及远山山头留白作雪,远山两重。
前山用小短条少量披皴,创以斧劈皴,图中松树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表现地较为突出,松针先以墨笔疏疏画出,后用草绿色间点、复勾,枝干一半则用圈皴、点皴再施淡赭,一半留白表示雪意,桥上有人骑驴撑伞而过,图中庭院台榭结构严谨,精巧富丽,构图采用平远法,严谨而又重法度,意境清新。
南宋梁楷也作有《雪景山水图》,画面采用北宋经典的巨嶂式布局,融合南宋常见的对角式构图而成。在近景枯树枝桠上施白粉表现积雪之意,中景留白,用以淡墨渲染过渡到远处山峰,层次鲜明,远山状若雨点的皴法以及顶部丛生的密林,用笔皆取自北宋范宽。
南宋时期雪景山水画风格是“水墨苍劲”的,改变了北宋时期奇险宏伟的全景式布局,但又并非统一地都是马远、夏圭的“边角式”构图。
有些作品还延续着北宋的风格特征,譬如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溪山暮雪图》也是南宋时期作品,依然采用北宋全景式构图,气势恢弘。
2对元代影响北宋雪景山水画对元代影响很深。元代赵孟特别注重传统,主张“作画贵有古意。”南宋刚拔苍劲、盛气凌人的绘画风格与赵孟温雅平和的气质截然相反,包括南宋绘画的意境与赵孟等人表达的主观情感也是相反的,标志着南宋苍拔刚毅的风格到元代将结束。
为了转变南宋盛行的院体画风,赵孟提倡“古意”,这里的古,是指复古唐、五代、北宋时期的绘画传统。元代绘画基本上是复古五代董源、巨然的风格,但雪景山水主要还师承北宋李成、郭熙的雪景寒林。
在北宋绘画风格的影响下,元代出现了以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人为代表的雪景山水画家。
二清代雪景山水画1淡雅、野逸清代雪景山水画在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下,北宋李郭画风与南宋院体画风被替代,形成了以董源、巨然画风的披麻皴为主流的山水画风格。清代雪景山水画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完全将宋代的荒寒意境,转向了以淡雅、野逸为主的品格。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在山水画上影响广泛,被视为画坛的正统,他们在绘画题材上主要是临摹古人的,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
虽在雪景山水画上常题仿北宋李成、燕文贵等画家,但作品中都运用元人的笔墨语言。其中王翚、王鉴的雪景山水画作品流传居多,王翚的《寒山欲雪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绘雪景山水画,自题:“仿燕文贵《寒山欲雪图》”,以淡墨渲染天空与水面,布局章法具有宋人全景式构图的特点。
但从笔墨语言上看,完全是淡墨渴笔的元人画法。他的《溪山霁雪图》也是仿宋人的雪景山水画,构图取法宋人的高远布局法。还有一幅《仿古山水册》,自题:“李成雪霁图”,山峦的造型取法黄公望,树法也没有李成用笔的“峰毫颖脱”的特点。
王鉴的雪景山水画还是以摹古为主,在师法宋人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笔墨风格,如故宫博物院藏有王鉴的《仿古山水图册》。
2注重摹古北宋雪景山水画是历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雪景山水画家与卓越作品,南宋元明清的雪景山水画或多或少的都对北宋进行了继承,或取北宋奇险的巨嶂式构图,或取北宋用笔用墨。
在赵孟提倡“古意”的思想下,元代是雪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另一段辉煌时期,形成了曹知白、朱德润、唐棣、姚彦卿为代表的师法北宋李、郭画风的山水画家,在布局章法与笔墨技法上都对李成、郭熙有所继承。
明清雪景山水画基本上也是在复古的思想下发展的,明代大画家戴进的雪景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也是学习北宋巨嶂式风格,在笔墨上则学习南宋技法。
清代更加注重摹古,崇尚元代绘画,强调笔墨,不重写实,多将前人的丘壑搬前弄后,缺乏创新,阻碍了雪景山水画的发展。
北宋雪景山水画技法于今影响一对近现代雪景山水画的影响1创新雪景山水画在元明清时期的发展没有很大的突破,许多画家只是在构图上有所变化,在绘画技法上则一直强调复古。
每个时代的绘画应当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如果一味的摹古,而不创新,所创造的作品则毫无新意可言,那雪景山水画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历代优秀的雪景山水画经过时代的筛选一直传承下来,都是历史文化中的精品佳作,是应当汲取养分与永久继承的,同时后代画家在创作中也要保持自身对时代的思考,赋予作品更深沉的时代意义。
而在近现代就出现了一批极具创新精神的画家,雪景山水画作品充分反映时代背景,凝聚时代精神,展现画家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为雪景山水画的发展输送了鲜活力量,重新赋予雪景山水画蓬勃生机。
但雪景山水画的创新仍然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变革,而不是脱离了古人,脱离了传统,脱离了根基,去另起炉灶这必然是不可行的。
2发展更加成熟近现代的雪景山水画已发展地更加成熟,画家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与不同地域的雪景风光而创作出风格各异的雪景山水画。张大千的泼墨泼彩雪景山水画、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陈侃大的雾凇冰雪画都是近现代画家经过不断摸索,长期观察写生,在继承前代雪景山水画精华的基础上开创的雪景新画风。
张大千(—),字季爰,号大千,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张大千在艺术创作生涯的前期着力临摹,晚年运用泼墨泼彩得心应手,其创作的雪景山水画《瑞士雪山》极具创新性,富有强烈的个人绘画特色。
张大千的绘画在形成个人风格之前,临摹古代师的作品就已相当出色,也潜心学习过宋画,并且-年期间张大千赴敦煌临摹壁画,也曾与齐白石、徐悲鸿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流经验。
晚年泼墨泼彩画风的形成都是在沿袭优秀传统之后,再加以变革创新。唐代杨升创有没骨雪景山水作品《峒关蒲雪图》,后代董其昌张大千等都曾多次临摹过此幅作品。
于志学,笔名问津,年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市,当代冰雪山水画的奠基人。于志学的艺术创作以“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为宗旨,他创造的冰雪山水画填补了中国雪景山水画中以水墨来直接表现“冰”的空白,用自己原创表现冰雪的绘画技法,展现了传统笔墨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美学意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于志学开始探索雪景画。
二对现代的启示1不同的表现方式雪景山水画发展至今,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笔墨技法是影响时代特征的主要因素。由于北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重文抑武的社会因素,使得雪景山水画在北宋得到充分发展,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思想更是赋予雪景山水画丰富的文化意蕴,此时,关于雪景的作品以及绘画理论层出不穷。
文章重在探究北宋时期雪景山水画的技法,总结这一时期表现雪景的笔墨语言与布局方式,列举代表画家及雪景作品,分析不同雪景技法营造独特的意境效果,能够对历史上优秀的雪景山水画笔墨技法、意境风格、情感意蕴有更深刻的认识。
山水画中也要表现出四时变化,用留白法或敷粉法来表现雪,雪景中树的形象常用寒林来表示,寒林鲜少皴染,而在天水之间渲染淡墨,苍润对比。
北宋雪景山水在构图上多呈现以高远法为主,同时结合深远法的全景式构图,也有烟云清旷的平远构图,在一幅雪景山水画中,通常运用三远结合的方式来丰富画面的意境。
分析北宋雪景山水画大家李成、范宽、郭熙、王诜的艺术语言,他们的作品既有北宋时期整体的艺术风格,又有属于个人的艺术特色,总结出不同的雪景技法呈现的独特意境,李成擅画平远寒林雪景,营造可居可游之境。
2时代意义凝聚时代精神,赋予其更深沉的时代意义。雪景绘画技法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当代雪景山水画家的创作也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在传统与新潮之间矛盾不已。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机械化复制传统,也不能只是用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来效仿西方的绘画,而是应该明白中国传统笔墨中的艺术意蕴。
描绘现代化雪景,依然保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涵。雪景山水画立足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根基,继承千年华夏的艺术文明,开拓创新中国雪景山水艺术的明天,是每一个艺术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在创新雪景山水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学习前代的传统技法与思想意蕴,能够在吸取古人精华的基础之上,博采众长,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意蕴创新雪景山水画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