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美景烂漫时之十?济南市景山小学德育篇

成长,向美而行

学校秉承“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实施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着力打造德育课程润心、德育品牌强化、课后延时助力的模式,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深化学生的德育情感,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培养学生的德育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以德育课程丰盈学生心灵

学校积极探究通过课程教学增强学生道德修养,规范道德行为,研发德育课程:《校长课程》《景小美寻访》《景小美爱劳动》《景小美讲礼仪:家庭篇、社会篇、学校篇》《景小美公益行》《景小美传承非遗·兔子王、鲁绣、民俗文化、拓印、扎染、剪纸》《景小美学国画·写意蔬果、写意山水》。通过一系列课程实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校长课程引领景小美学习自律。如校长课程《生命因自律而美丽》,引导学生做到学习自律: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当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学习自律成为一生的好习惯。

德育课程《景小美寻访》引领学生寻访各行各业榜样人物,如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陈国瑞、全国劳动模范薛军、拆弹英雄张保国、地质学家位梦华、奥运冠军张梦雪、最美公交司机董丹等各行各业模范人物余人次,在寻访中景小美感受榜样身上的可贵品质。为了深化课程内涵,学校成功申报了济南市十三五教育规划重大课题《基于寻访榜样教育下的小学德育工作途径的实践研究》,从课题视角不断修正、规范寻访课程的实施渠道、过程、评价体系。学校68万字的专著《寻访,是为了铭记》一书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课程《景小美寻访》培育学生具有理想信念,从而具有强大的价值观自信。

德育课程《景小美爱劳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四个方面细化劳动教育课程目标,采用“必修+选修”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在多样化、情景化、真实化的劳动实践中感知劳动魅力。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量身定做劳动清单。低年级学生以个人生活起居为内容,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学会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蔬果种植,引领学生在“耘景园”中动手实践、出力流汗,通过种植、除草、浇水、记录植物生长等过程性劳动,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幸福生活的能力。学校开展了“劳动让景小美更美丽”“景小美与一平方米的故事”“我为桌椅洗洗澡”“景小美的劳动责任田”及家务技能比赛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学校通过课程《景小美爱劳动》的实施,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通过劳动让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通过劳动让学生身心锻炼、形成习惯;通过劳动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美感。

??

德育课程《景小美讲礼仪》,分为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社会礼仪三个层面,在礼仪小使者环节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礼仪活动环节对接学生生活,引领学生学会思考;礼仪链接环节中设计了与礼仪相关的轶事;礼仪思考与训练则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课程《景小美公益行》由学校和历下区检察院合作编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为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辞典、古籍中的词语释义;了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便于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在实践活动板块中安排了如“新老照片看发展我和爸妈比童年”“普法进校园活动”“争做小小志愿者”等主题活动;在“检察官有话说”中检察官通过一个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从小学会遵章守纪。

德育课程《景小美传承非遗·兔子王、鲁绣、民俗文化、拓印、扎染、剪纸》体现地域特色化,学校邀请省市非遗传承人张德兰、周秉生、张守义、王爱民等走进景山,开设草柳编、拓印、鲁绣、剪纸、兔子王、扎染课程,向学生传授非遗技艺、传承非遗精神。课程团队研发了《剪纸》《扎染》《鲁绣》《兔子王》《民俗艺术》《草柳编》《拓印》非遗教材,将百花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中,为优秀传统文化插上“活化”之翼,赋予其新的活力。

以德育品牌深化德育内涵

学校以“立德树人美丽教育”德育品牌为引领,通过文化浸润、课程引领、活动深化,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切实培养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学校通过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争做文明景小美、文雅景小美、自律、自信景小美活动,以“定、做、评、宣、学”的模式,进行生命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劳动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在德育品牌创建过程中,学校引领学生制定标准、学习讨论、认真实践、评价考核、评优推介,使学生在有序、扎实的创建过程中不断提升认识、修正行为!

学校为促进德育品牌创建,构建三阶段成长评价体系,为景小美的六年小学生活精心规划成长路径——《景小美上学记》分为学校篇、家长篇、学生篇,从学校简介到文明习惯培养,从学习目标到文明素养,为一年级新生融入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景小美成长记》分为品德与行为、学习能力与效果、交流与合作能力、劳动文化与技能、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大板块,为一至六年级学生打造五育并举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生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其健康成长;《景小美放飞季》通过校长心语、教师抒怀、美丽童声板块,追溯师生难忘的回忆,生发美好的憧憬,为学生积蓄终身学习、成长的力量,成为文明、文雅、自律、自信景小美!

以课后服务助力学生成长

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基于学生的发展,优化校内教学,构建适合不同学生需求的五育融合“1+X”两阶一体式课后服务课程,包括“课后基础”“课后拓展”“课后实践”,与学校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一一对应,互相融通,共同构成支撑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土壤”。学校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第一课时教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课时,包括校级集训、精彩社团、爱心陪护、专属定制模块,涵盖健体类、艺术类、传统文化、非遗、制作类、阅读类主题课程。校级集训课程有体育类(田径、足球、网球、排球、高尔夫、啦啦操)、音乐类(合唱、萨克斯、舞蹈、古筝、合唱)等;艺术类有(国画、装饰画、黑白画、水墨画),周一到周五每天分别安排整本书阅读、玩转益智、吟诵经典诗词、书法练习、手工制作及绘画等爱心陪护课。两个时段相互交叉衔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98%的学生能在课后服务中完成学校布置作业。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增强体质,学校致力于将课后服务打造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

学校通过打造特色凸显的德育课程、德育品牌,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意志,为学生的成长平添最美底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