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贾德秋先生与作者合影。
下图,老店的匾额。
下图,王府井百货大楼六层新店。
下图,萃华楼部分美食。
作为京城首都,天下的名吃应有尽有,但我唯独对萃华楼情有独钟。萃华楼是北京的一家著名餐馆,鲁菜风味,属于一级餐饮,与丰泽园、同和居、砂锅居、马凯餐厅等餐馆齐名,很有档次。我与这家著名餐馆结缘,一晃40余年了。这月的12号,也就是三天前的星期日,我们一家又到这家餐馆团圆,鲜花簇拥,美味多多,大吃了一顿,很是惬意美好。
萃华楼,有历史了。据记载,萃华楼开业于年,位于王府井北侧的八面槽。当时的萃华楼,是四合院,前院六间,宽敞、古朴、典雅,曲径通幽,闹中取静。匾额是由著名书法家张伯英先生题写。张先生,是齐白石大师的老师,可见匾额的分量之高。餐馆内,装饰考究,壁上悬挂着名人字画,餐具也很讲究,精瓷细器。不久,便以其精美的肴馔及优良的服务享誉北京。初创之时,这里是前清遗老遗少、军政要人和巨贾富商们宴请的重要场所。年萃华楼率先公私合营,此后,便以全新的面貌为国家外事活动和老百姓用餐提供方便。改革开放以后,萃华楼重新振兴鲁菜精华,创出了鲁菜的新天地。
那一天,我们一家去就餐时,碰上了萃华楼总经理贾德秋先生。贾先生是烹饪大师,看上去五十余岁。他中等个儿,炯炯幽深的眼睛,英俊洒脱,说话深沉干脆。贾先生告诉我,萃华楼的第一代传人是曲有功先生,第二代传人是丛培徳先生。第三代传人,便是站在我跟前的这位贾先生。看到萃华楼的第三代传人贾先生,我是倍感荣幸,肃然起敬。凡是名店、金字招牌、知名品牌,都有深厚的历史,其背后都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不懈奋进的结果。
贾先生告诉我,萃华楼的菜肴,由胶东菜和济南菜组成,胶东菜以海味菜为主,济南菜为内陆菜。萃华楼三个字,是荟萃鲁菜之精华于一楼之意。原汁原味,清、鲜、脆、嫩。保持原材料原有的味道,菜肴讲究精致美观、清香鲜醇,在烹饪过程中以火候、技法、手法独特为一绝。
该餐馆以鱼、虾、海参等干鲜海味为原料,制做出的菜馔油光透亮,色泽各异,烤鸭、松鼠桂鱼、清蒸桂鱼,油焖大虾、葱烧海参、芙蓉鸡片、糟熘鱼片、酱爆鸡丁、干煎鳜鱼等。芙蓉鸡片,是用捣成肉泥的嫩鸡胸脯肉、鱼肉,再加鸡蛋清烹制而成,这道菜外观雪白漂亮,品尝起来嫩软似豆腐,清香鲜嫩,美味可口,被食客们赞誉为“不见鸡片,胜似鸡片”的美味佳肴。
贾先生还告诉我,萃华楼的菜肴,还有当年的厨师,都是从当年的东兴楼分离过来的。故此,当年的萃华楼,称之为“第二东兴楼”,是有道理的。说起东兴楼,我是感到格外的亲切。梁实秋文学大师的文章,我读过很多。他的文章中,说到美食,多次写到东兴楼。他是北京人,家里有钱,二三十年,东兴楼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他介绍过,说东兴楼在东华门大街的路北,距离紫禁城不远。诸如芙蓉鸡片、爆双脆等,在他的笔下,都有过精彩的描述文章。
我之所以跟萃华楼有缘,最初是因为喜欢这三个字,想法跟贾先生的解释不同。萃是精华;华,有花开的含义,也有繁盛美丽而有光彩的含义,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美好,大气,蓬勃向上。因此,我第一次到萃华楼就餐,请的不是一般人,而是我现在的妻子,当初的恋人。
那是年春的一个下午。繁花盛开,惠风和畅。在同事的介绍下,我与她在新街口照相馆前见面了。见面寒暄几句之后,我们便乘坐路无轨电车去了北海公园北门。然后去了公园里面的假山。假山周围花团锦簇,植被丰茂。时间很快到了黄昏,我说,我们到萃华楼吃点饭吧?说时,我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我是在城里工厂工作,不错的,但家是京郊乡下。那时,城乡差别大,我家的经济条件又极为不好。而她,虽然插队过,但是北京城里人,就在皇城根下长大。倘若她推辞说不去萃华楼,我想着恋爱恐怕就进行不下去了。还好,她羞涩的点点头。出了北门,上了路,很快就到了灯市口附近的八面槽。萃华楼,就在八面槽的老店。萃华楼,说是楼,实际上是没有楼的,只看见一个偌大的平房餐厅。我和她,在靠近门口的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那一次,我讲究一番,好像是大款,花了25元钱,点了四个菜,两荤两荤,菜名记不得了,还要了一个紫菜鸡蛋汤,吃的很是尽兴。
萃华楼,是我们定情的贵地。正是这次萃华楼的就餐,我们的恋爱进行的很顺利,数月后,我们便到东城区景山街道办事处登记成婚。次年的年9月13日,在老家起灶搭棚,举办了简朴热闹的婚礼。之所以选择9月13日举办婚礼,是因为那一天为星期日,还有是阴历二十,双日子。这个日子,我也征求过萃华楼一个服务员大姐的意见。那时候,单位距离萃华楼不远,坐车不用换车,去的次数有那么几次,跟那位大姐就熟了。她总是面带柔美的微笑服务。她说:可以的,你选择结婚的日子很好!
我结婚后,调离了原单位,住的也远了,就没有再去萃华楼。再去萃华楼,是我结婚20周年的9月13日。因为对萃华楼印象好,我觉得那是我的福地。于是,跟妻子商量,她也很高兴。那时的萃华楼,已经搬到了王府井北面的东华门大街,一个宽敞明亮的二楼上。
结婚30年,一如既往,不加思考,一家人团聚还是在萃华楼。十年前的萃华楼,还是在东华门大街的二楼。我对萃华楼的感情,连我女儿都摸透了。这次结婚40年临近,刚刚进入9月门槛,女儿就给我打电话。她说:你们结婚马上就40年了,呵呵,吃团圆饭要不要换个地方?我说:换地方?她咯咯笑了,说:我是逗你呢,哪能换地方?还是萃华楼!我都定好包间了。只不过现在的萃华楼,已经挪到百货大楼的六层了。这次选择12号,是因为那天是星期日,女儿女婿休息。13号,他们是要上班的。
新搬家的萃华楼,是今年2月份重新开业的。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说:“葱烧海参、干炸丸子、烩乌鱼蛋、酱汁鳜鱼、糟熘鱼片、酱爆鸡丁……过去,“八大楼”之一的萃华楼近日在王府井百货大楼重张,地道的鲁菜风味勾起不少老北京的回忆。经历三次店址变迁后,萃华楼第三代传人贾德秋带领原班大厨回归,多年的老主顾们也找了回来,新店试营业期间常常座无虚席。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每天到了饭点儿,萃华楼门口都坐满了等待叫号的食客,中午和晚上基本都得排到二三十号,有人为了来吃饭能等一个多小时。火爆的场面让贾萃华楼总经理贾德秋先生很是感动”。
我们去就餐的那一天,餐厅和包间座无虚席。但贾先生那天依然对我说:方老师,老字号的品牌、发展、理念、继承与创新,还需要发扬光大,这一切,离不开广大顾客对萃华楼有情怀的人支持与帮助!
贾先生说的对。品牌的维护,与继承和创新密切相关。不继承,另起炉灶,就失去了鲁菜的本源;若是墨守成规,不创新,就会与时代脱节,失去顾客。继承与创新,加之热情细微周到的服务,老字号,就会永葆青春与活力,萃华楼,就会如带露的鲜花一样永远的绽放。
那天,我点完菜,服务员问我主食吃什么?我还没开口,她就微笑说:我给您个建议吧。点了那么多的菜,主食上一碗面条,上一盘饺子吧。面条,象征您的婚姻长长久久;饺子,象征您一家团团圆圆。好不好?
我当即说:好!
萃华楼,是我的最爱。金婚50年,不用犹豫,我们一家还会在萃华楼团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