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门,即使对于今天的北京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相比于中轴线上的天安门、正阳门等如雷贯耳的著名建筑,北上门就显得默默无闻,但它却真真实实地存在过,曾经起到过保卫皇宫的作用。
北上门原在神武门之北摄影:刘平
紫禁城原有九个上门
在年的一张航拍照片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北上门的所在位置。照片中间为故宫的北侧护城河,河水南侧即故宫“神武门”,北侧与神武门隔河相望的就是“北上门”。北上门临河而建,左右是通脊连廊的廊房,北上门往北就是今天的景山南门。
关于北上门的始建时间,目前尚无定论,始于金、元,还是明?众说纷纭。
有一种说法,当年金世宗(完颜雍)在金中都东北郊水域(即今天的后海北海一带),营建了一座离宫,名为“太宁宫”,太宁宫的一座门名为“紫宸门”,就是北上门的前身。也就是说这座北上门在金朝时期就有了,比故宫还要早余年。
这个说法中,关于“太宁宫”部分是可以确认的。在《金史·地理志》中有记载:“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
但这座太宁宫的“紫宸门就是北上门”说法,就找不到相关依据了,只是臆测。目前可以确认的史料显示,“北上门”在明朝确实是有的。弘治《大明会典》一百一十八卷中载:“凡各卫分定地方……东华门左、尽左第十一铺,至东上门左……西华门左、尽左第一铺,西至西上门南……玄武门左、尽左第五铺,北至北上门、北上西门以左……以上金吾后、府军后、通州、大兴左四卫官军分守……凡各门守卫官照依地方,各领铜符收掌守卫。”从明代京城军队戍守皇城各门的具体安排中,可以看出各个“上门”均有军队驻守防卫。
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馆员李燮平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明代宫殿的论文,其中“朱元璋于洪武八年(年)九月开始对南京宫殿进行改建……在外禁垣与宫城之间增建了一道小禁垣,每面各开‘上门’……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西上门、西上南门、西上北门、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
根据这段论述,包括“北上门”在内的这些“上门”,在南京明皇城中就已出现。40年后明成祖在营建北京城时,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南京明皇城的规划布局,甚至每一座宫殿的外观、形制、名称都一一对应。对比“明南京宫城皇城平面图”,可以看出与北京紫禁城的规划设计几乎完全一样,所有主要的城门、宫殿都出现在了相对应的位置,包括几座“上门”也位列其中。
南京皇城图
由此可见,南京的这套“上门”系统被“全须全尾”地搬到了北京,二者为一脉相承。而它们发挥的功能也是一样,都属于在宫城与皇城之间增筑的一圈“夹垣”的门,目的就是加强紫禁城的安全防卫。
清朝时开始逐渐拆除
清代也有关于“上门”的文献记载。清人撰写的《明会要》中记载:“皇城内宫城外十二门。十二门者,北面四门,曰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四门,曰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四门,曰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这段文字进一步说明:在明朝,十二座“上门”分为三组,排列在紫禁城的东、西、北三面。
但是,随着清朝皇权的稳固,这些“上门”却出现了一些变化。从《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可以看出,紫禁城神武门外的北上门仍在,但在东华门及西华门外的两组“上门”无论文字还是图形均已无存。
《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中可见北上门
东西两组“上门”是在康熙年间就已被拆除了?还是地图的作者将其省略未绘其中?笔者继续查找史料,寻求证据。
清朝内务府下设的造办处是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于康熙年间成立,营运至年。造办处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管理,先后设有60多个专业作坊,与皇室的起居息息相关,除制造、修缮、收藏御用品外,还参与装修陈设、舆图(地图)绘制、兵工制造等事宜,是宫中具有实权的特殊机构。内务府造办处舆图房曾经对北京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测绘工作,其规模之巨、精度之细,堪称史无前例,最终此图于乾隆十五年()全部完成。
在这套图中的“东西华门”区域,我们依然没有发现两组“上门”的存在。以这套图的精细程度及权威性,可以断定这两组“上门”确实已被拆除,具体拆除时间可暂定为清初的顺治和康熙年间。
而拆除的原因,应是明清两朝交替后,对于整个北京城以及皇城的规划发生改变所致。
到了清代,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将原内城中所有平民强行迁出至外城。“皇城”居于整个内城中心,四周为八旗分区环绕,而居于最核心地带的是宫城,即紫禁城。《清实录》中记载:“摄政和硕睿亲王谕:京城内官民房屋被圈者,皆免三年赋税。其中有与被圈房屋之人同居者,亦免一年……迁移虽劳一时,然满、汉各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这里提到的“摄政和硕睿亲王”即多尔衮,当年顺治帝年幼,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乾纲独断、权倾朝野,所有政令均由他发布实施。
拓路成拆除主因
清朝定都北京后,皇城内一些屋舍被改建为民居商铺、坛庙寺观。这其中“坛庙寺观”的改建尤为突出,如尚衣监旧址建玉皇庙,司设监旧址建慈慧寺,内织染局旧址建华严庵,秉笔直房旧址建福祐寺,汉经厂旧址建嵩祝寺等等。到乾隆时期,皇城内改建寺庙至少已有70余处。
大量新民宅的出现,使皇城内的人口逐步增加,附带商业也兴旺发达起来,很多主街干道都被改造成了商业街区,呈现出店幌高悬、商铺林立的热闹繁华景象。
这些改变让清代皇城的“门禁”制度也逐渐宽松起来。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中记载:“皇城内居民甚稠,故东安、西安、地安三门闭而不锁,民有延医接稳者,不拘时候,得以出入……”
就这样,改朝换代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使皇家城垣体制随之改变。原来明朝时期戍卫紫禁城的十二座“上门”的作用有可能发生了变化。最终,除北侧四座“上门”保留外,其余东西两组、八座“上门”均在清代初期被拆除。至于拆除这八座“上门”的具体原因,史册中没有记载,后人也不得而知。
东西两组“上门”被拆除后,留存的北侧“上门”又继续屹立了余年。年,清帝退位,民国肇始,北京城又开始面临新的变革。当时“皇城宅中、宫墙障塞”,京城百姓出行经常因为城中心的“皇城”而绕行很远的路。本着“还城于民”的思想,北京城开启了一系列“拆垣通路”的工程。其中首要工程就是“东西两横”(长安街、景山前街)与“南北三纵”(府右街、南北长街、南北池子)的打通。
年后的北上门
年,北上门与神武门之间
作为“东西两横”之一的“景山前街”,恰好就是从“北上门”与“景山南门”之间穿过,而“北上东门”与“北上西门”就成了这条街上的“障塞”,最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被彻底拆除。年,为进一步拓宽“景山前街”,“北上门”及两侧廊房也被拆除。北上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宽阔的景山前街。
就这样,当年大明王朝的十二座“上门”历经余年风雨沧桑,最终全部消失。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随着社会形态发生变革,城市功能及规划随之转变的最终结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