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马岩松喜欢自己的任性,「只有任性了,才不会被大的文化绑架」。
文|赖祐萱
编辑|槐杨
1
马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最后一个作业是他做梦梦到的。那是年,他跟着扎哈(ZahaHadid)做「世贸大厦重建」的题目。题目很逼人,马岩松很困惑。在纠结中,他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来,隐约有了想法。一年前,两架飞机撞向了世贸大厦的两栋楼,马岩松认为,那是迄今对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明、力量与资本最大的毁灭事件。在那次作业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美国人,都想要建造一个原样的世贸大厦,甚至更大、更高、更厉害,炸也炸不坏。马岩松不同,他的作品「浮游之岛」不彰显高度也不追求力量,而是像一朵云一样悬浮在半空中。城市生活被抬到云端,剧场、餐厅、公园、旅馆、图书馆都在曼哈顿之上。
「浮游之岛」图源
微博MAD_马岩松这一设计令西方建筑界惊讶,马岩松则不停问自己:为什么会做这个梦?为什么别的楼要往天上去,自己非要飘在半空?他开始知道,自己和那些西方建筑师是不一样的。他没有和美国人设计一样的重建概念,因为东方文明已经打在了他的内里。
「现在看起来,那时我是想从西方的竞争中出来,不想去遵循更快、更强的现代主义城市发展观。可能是解脱,可能是和谐,反正有一种东方的东西。(面对9·11)我没有那么痛苦,没觉得我一定要变得伟大,我也并不那么认同他们的立场和角度,比起伤痕,我更在意生命。这件事让我觉得我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年初,《人物》记者在马岩松在北京的工作室里见到了他。这是东四北大街一栋8层老房子的顶层,从这里望下去,北京老城的胡同、四合院密布,远处可见北海的白塔和景山的一角。室内,纯白柜子上堆满了英文原版建筑书籍、荣誉证书,还有一只马头雕塑以及各式各样的古玩器皿,和一套《鲁迅全集》。
年,马岩松去美国留学。当时的中国建筑界沉浸在向西方学习现代化建筑文明的氛围里,所有人都认为西方的是现代的,东方的是传统的。建筑师们思考如何发展现代、保护传统,却没有想过传统也可以被创造成新的东西。最初,马岩松也以为自己可以把东西方文化中的传统嫁接起来,但是,他逐渐发现没办法把在美国学习到的东西完全带回中国,因为这两种文明的内核并不相同。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焦虑,而是整个时代对于文化身份的焦虑。每天都在问,自己是谁?我和这几千年的文化有什么关系?」
「浮游之岛」是一个标志,他的建筑语言,第一次试着从西方现代化的城市格局里解脱。但当时,他的自我意识并不清晰。
「那时候只是对所有事情都带着批判的眼光。」马岩松说,「年轻的时候,对自己反对什么更敏感,对自己想建立什么不是特别在乎。」如果他不能完全走向西方,也不能完全继承东方的传统,那他只能是他自己。「任性」,他将这一次发现归结于此。他喜欢自己的任性,「只有任性了,才不会被大的文化绑架」,用北京话说,这叫「刺儿」。
面对他的家乡北京,他依然是个有刺儿的人。年,马岩松在北京东城区的兵马司胡同里建造了一个硕大的不锈钢泡泡,位于四合院里,它包裹着卫生间和楼梯,倒映着天空、树荫、灰砖青瓦,质朴的四合院突然有了魔幻色彩。几年后,他在前门东区鲜鱼口又造出了几个泡泡。接受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采访时,马岩松说胡同泡泡是他对城市生活空间的对抗,是他想要发出的一种抗争的声音,这种声音并不温柔。
刺儿一直在。马岩松形容他和现代城市的关系,就像待在一个他特别不服的学校里,未必自觉,他总想用身上的刺儿抵抗它。「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但我不愿融合在他们中间。」
「胡同泡泡」图源
微博MAD_马岩松2
建筑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建筑师30岁之前成名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马岩松。
耶鲁毕业后,马岩松在英国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美国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年,他回国创立了北京MAD建筑事务所。年,他设计的梦露大厦击败来自70个国家的92份提案,中标加拿大密西沙加市的地标性公寓,他也成为了第一个拿下世界性地标建筑的中国设计师。
年建成梦露大厦(加拿大密西沙加)IwanBaan摄图源MAD建筑事务所
这次中标让马岩松和他的MAD建筑事务所名声鹊起。之后的两年,他处在漩涡中心,诸多大型商业项目找来,每天能做两三个采访,他说,那是「突然一大帮人扑来」的生活。
面对《人物》,马岩松说,那其实是一个侧面证据,表现当时中国对自身文化的极度焦虑。「中国城市化这么快,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结果全是外国人设计,能不焦虑吗?中标之后,其实记住那栋楼的人并不多,人们只知道,可算有一个中国人在西方干了个厉害建筑了。」他也清晰地知道,那些在中标后抛来项目的人未必喜欢他的设计,境况的改变,只是因为他的作品得到了西方世界的认可。突然之间,从前绝不会交给独立建筑师的大项目,一个接一个地落在了他头上。
他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年底,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马岩松回忆过往,觉得梦露大厦中标后的两三年,他变得有服务意识,而少了对自己的探索。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对中国建筑和中国社会产生影响,为此,他总在做一些「让别人满意」的事情,却遗忘掉了自己想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开始变成了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建筑师」。光鲜,知名,言笑晏晏,但是,「大家都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