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叙事中时间分为原始事件的发生时间、文本内容的持续时间、影片放映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又通过一个个空间组合而成。
从叙事学视角出发,影视叙事与空间似乎关联不大,但影视叙事正是通过营造场景空间进行叙事,包括画面构图、光线使用、色彩色调等方面。空间是影视叙事的重要因素和载体,影视剧正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空间来“诉说”,其时间性建立在空间之上。
学者龙迪勇将空间叙事大致分成文字媒介的空间叙事和非文字媒介的空间叙事两大类别,电视剧《觉醒年代》以非文字媒介的空间叙事为主,以文字媒介的空间叙事为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空间转换来进行叙事,配之以文字解说和旁白。
空间叙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镜头空间和场景空间的选取、造型和表现、叙事功能、结构形式、排列组合等问题;二是电影的叙事空间在一定语境下的人物与自然、人与社会场景的空间关系。”
借用王佳宝在《中国当代电影艺术的空间叙事研究》一文中对于“叙事空间”与“空间叙事”的区分,笔者将“共情空间”界定为能够达到共情效果的空间单元,即某一个能够引发受众共情的故事或事件中被创作者叙述到的场所或空间。
而“空间共情”是指对于各个共情空间的选择和处理,平衡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时代的空间关系,能够使观众“感同身受”,实现共情。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简单来说,前者是共情的载体,后者是共情的手法。
我主要分析《觉醒年代》的空间叙事如何引发共情,优选强共情段落,研究电视剧叙事空间中的“屏幕展示空间”,从画面构图、光线、色彩、声音等方面进行分析。
韩佳彤在《情节·功能·叙事:电影空间设置圈层研究》一文中从叙事内容的角度将电影叙事空间分为地理空间、人物空间、隐喻空间、观影空间四个维度。
我将韩佳彤的四种分类借鉴吸收,从地域、社会、文化三个层面进行解读镜头空间所蕴含的意味。地域空间是针对戏剧空间中所涉及到的特殊地理空间,社会空间是指戏剧空间内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文化空间则指向民族文化与精神。
01地域空间与共情
《觉醒年代》时间跨度大,涵盖地域众多,讲述从年新文化运动到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年间的历史。而此处地域空间不仅仅是镜头画面中所展现的那一部分空间,还包含某些符号所指代的地域空间,更是指由镜头画面所延伸出的广大地域空间。
在众多的地域空间中,观众能够借助镜头画面打破时空界限,找寻身份认同,实现情感传递并强化固有认知。
紫禁城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缩影,象征着封建王朝的强盛和统治,代表中国封建社会。
它属于象征符号系统,而非仅仅是只是一座城。需要区分的是,紫禁城并非完全等同于故宫博物院,二者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能指,虽共同指向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那一片建筑区域,但具有不同的历史象征意义。
《觉醒年代》中的紫禁城指代着封建王权和守旧复古,也象征着“正统”。第八集,张勋携五千辫子军入京,恳请爱新觉罗·溥仪复位。这一地域空间能够使观众与那个年代产生共鸣,同时也使得观众产生身份认同。
“张勋拜见溥仪”这一叙事场景采用实景拍摄,由小空间到大空间后转回小空间,由室外空间到室内空间,展示“紫禁城”这一特殊的地域空间,真实再现张勋复辟的历史场景。
剧中以字幕提示表明屏幕空间是“紫禁城养心殿”,摄像机中景拍摄身着军装的张勋快步走入养心殿,整体呈现出偏暗黄的色调,这既是对于剧中叙事空间的展现,同时也是对历史感的强化。
摄像机采取平拍视角拍摄身着皇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溥仪,表明张勋和溥仪之间的君臣关系,而从溥仪的视角进行拍摄,当前空间所处的环境、人员及人物关系一览无余。
整个叙事单元中,既涉及到紫禁城的外部环境空间,又在养心殿室内空间进行叙事.“紫禁城”这一地域空间,指代封建王权和复古守旧思想,这既是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也是当时国家苦难深重的原因。
尽管它是守旧封建的,但仍然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短短几分钟的镜头却使张勋这一历史人物鲜活有力,保皇派军阀形象跃然纸上,这一地域空间能够使观众产生身份认同,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
张勋拜见溥仪这一情节推动故事情节持续发展,新文化运动持续发酵,民众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觉醒年代》中出现众多地名,上海、北京、武汉、河北乐亭、湖南长沙、山东青岛等地点都以地缘关系的亲近性引发观众共情,而围绕山东青岛主权问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国内一片欢庆,到山东请愿团赴北京请愿,再到巴黎和会失败全国民众为挽回山东主权而努力,最后北洋政府被迫拒签巴黎和约。
山东青岛成为一个不在场的地域空间。青岛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代表着山东,代表着中国的领土主权,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为抽象意义的象征符号系统。
《觉醒年代》第二十一集,山东请愿团向北洋政府递交请愿书和万民折;第二十四集,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团要求获得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第二十六集山东问题形势急转直下,威尔逊支持日本攫取山东,英法美三强最终同意日本提案,情势危在旦夕。
第二十七集,北大学子举行游行,工人群体前来支援,最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第三十集,爱国学子举行街头演讲,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工人举行罢工。
第三十四集,李大钊等人在街头举行演讲,五四运动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北洋政府决定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三十五集,全国各地请愿团赴京请愿,海外华侨要求政府拒绝签字,徐世昌被迫答应学生要求。
第三十六集,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屈辱的巴黎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山东青岛这一不在场的地域空间贯穿其中,引发观众对于中国主权的共情。
北洋政府接受山东青岛代表团请愿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陆征详表明在法律和政治上承认收回山东青岛权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参会人员欢欣鼓舞,掌声不断。在这样一个空间内,联系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中国有望收回山东青岛主权。
而随着空间的切换,巴黎和会上无中国之席位,日本政府就山东问题向中国政府施压。借助于黑白版画和影像资料,《觉醒年代》实现了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戏剧时空与真实空间的切换,而这些都在提示着观众,戏剧空间有真实依据,是曾经发生过的历史。
空间转换中,山东版图以动态版画的方式出现在屏幕中,山东如同东方雄鸡的心脏一般,被绳索牢牢锁住并勒紧。这虚拟空间发出无声的话语“救救我!”。而山东青岛这一地域空间已“完整”的形态实现了在场。
在其余空间中山东青岛一直以不在场的在场贯穿于故事主线之中,这一特殊的地域空间超脱其地理意义,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
此外,争取山东青岛主权的过程中,导演借助于动画效果实现了与其他地域空间联动。中国的各大城市以一种符号的形式,实现了不在场的在场,引发观众共鸣和共情。
作为地域空间,长城既是指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绵延两万余公里的雄伟建筑群,又指一段段或完整或残破的城墙。它们或雄立于群山峻岭之上或深埋于泥土中,曾经是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御工事,现今成为中国的代表性景点,是中国人的身份象征。
贺知章的“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反映出中华儿女不惧权威,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气节。长城是中国的脊梁,显露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决心,与紫禁城一样同属于象征符号系统。
在《觉醒年代》中,长城实景拍摄共出现两次。第三十八集,李大钊、陈独秀及其家人、一众学生登长城,李大钊表明青年是时代先锋,鼓舞青年以青春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理想,重建民族辉煌。
第四十三集,李大钊立于长城之上,遥望祖国河山,全剧走向完结。
第三十八集,字幕表明当前剧中所处的空间为北京长城,摄像机立于城墙上平机位拍摄长城远景,继而转换视角全景拍摄陈独秀等人登上长城,中近景拍摄众人对话,实现由远及近的空间切换。
阳光照射在众人身上出现阴影和反光,表明当前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方位。陈独秀发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看故楼。”在这一特殊的戏剧空间内,长城即是神州,这一地域空间也成为国家的象征,陈独秀反思如何为国家寻找出路十分应景。
同时,借助剧中所处的空间环境,李大钊对一众青年寄语,鼓舞青年成为时代先锋。古长城这一地域空间内,陈独秀、李大钊作为青年导师,引导一众学生拯救国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得以突显。
在这一叙事空间内陈独秀、李大钊的青年导师形象更加饱满,而这又推动李大钊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延年、陈乔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等主线情节。第四十三集,字幕介绍李大钊的生平,李大钊在古长城这一地域空间内没有一句台词,仅登上长城遥望远方。
镜头切换到古长城,李大钊登高望远,遥望河山,采取从下往上的仰拍镜头凸显人物的高大,极具主观性。阳光普照下的李大钊面带笑容,偏暖色调既是对古长城的认同,也是对未来国家的一种希望。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得以凸显,家国情怀尽显其中。而字幕作为文字性的空间叙事,讲述李大钊生平,能够让观众跳出当前的镜头空间,对历史空间进行思考。
这一组镜头空间本身就是对于未来中国的隐喻,李大钊与野长城环境紧密交融表明李大钊自信而充满期望。人与环境交融互动在有限的场景空间内升华出无限情感,使得这一叙事单元充满诗情意味,拓宽该剧的审美时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