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目标,注重培养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研究,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打通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助力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蓬勃发展。
01
名师引领打造队伍
学校信息技术要实现新突破,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实施以骨干带队伍、以名师促提升的策略,聚焦破解“减负提质增效”难题,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实践,学校合理开发、适当整合名师教学活动资源,充分发掘名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信息素养,启动名师教学活动序列化案例库建设,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微课等资源整合的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案例库。
学校现有区级名师两名:陈晓、高庆两位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两人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级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比赛一等奖。
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名师打造专业工作室,积极上传研究成果,截止到目前线上名师工作室点击量共计近15万人次。
学校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分学科、分年级的课程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打造了一支信息技术素养精、肯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学校信息技术工作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依托平台助力教学
学校力推以“互联网+教育”,重构教学新生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活动,如线上益智器具比赛、线上读书节展示等,组织学生进行了线上寻访,拓展了学生的实践场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引领教师充分运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从平台中获取大量动态的、即时的信息和资源,开展富有实效的专题教研,将教学设计、练习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学生讲题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上传平台个人空间进行分享,真正实现了平台的高效使用,发挥了资源平台的运用价值,实现了信息技术闭环管理,提高了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03
以赛促练提升水平
为促使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量,适应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将以赛促练作为助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大赛,在赛中练,在练中赛。
学校沿循选题—一次研讨—设计—二次研讨—修正的思路,以集体带个人,以个人促集体,在信息技术方面发展优势学科,发现骨干教师,发挥团队智慧,各负其责,从文稿的字斟句酌、技术的交叉使用到画面的专业设计,研究团队不断研讨、打磨,周而复始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学校信息技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
2
3
年,学校智慧教育应用典型案例荣获“济南市智慧教育应用典型案例”,在第十九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优质课活动中,学校教师陈芸获模拟展示课一等奖,王军霞老师获微课一等奖,张文君老师获微课二等奖;李妍希老师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评比中获得微课小学组一等奖,陈晓老师获交互式电子教学设备类三等奖。
?
??
在年历下区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7位教师获小学组微课类一等奖,4位教师老师获微课二等奖;王军霞老师在年历下区教师诗词讲解大赛中获视频微课类小学教师组一等奖。通过各级各类信息化比赛的历练,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未来可期,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夯实信息化基础,带动教师、学生、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让每一个景山人在这里收获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