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诗写得鲜活?
昌政
意趣
诗歌不写学问,也不抒发共鸣,但书生长于从普通事物中觉察特殊的诗意,未必意义巨大,偶尔只抒发一点特其余意趣,也就足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有甚么微言大义?不过“说得动听”云尔。面临一碗汤,李遥岑写了《紫菜》这首诗:
今晚的紫菜汤有点咸
紫菜却不把稳
飘荡漾荡
仿佛回到了大海。
第一句纯属家常话,说是口语也行,但若认定“口语入诗必俗”,那就武断了。你看,书生荡开一笔,以一种错觉,喧宾夺主,独出心裁。虽只三行,却意趣饱满:咸却不把稳,相同某人,憨态可掬;飘荡漾荡,姿势优美,何其萧洒;仿佛回到了大海,夸大之喻,境象阔大。这首诗,堪称当代诗绝句。
特为宝贵的是鲜活,而鲜活是最高的诗艺。
明了
赏花时令,人多诗也多,更多的是情绪的纵容。但当代诗讲究内敛、沉潜,以使抒发更深入。故,谈话忌浮泛,宜明了,若非观测入微,难有鲜明的独见。书生正中的《一树梨花》,所写即所见,其明了水平犹如描摹:
先行到达枝端的
不是绿叶,是梨花
它们白得一致,比三月清洁
梨花的白
微寒,像一味药
犹如治愈了一一切冬季
逼近梨花的人
仿佛就要隐入花丛
甚至不肯发出尘间的声响
第一节纯朴,懂得如话却有奇趣。“白得一致,比三月清洁”,既写气氛,也点明时令。千树万树梨花开,可写的何其多?书生去芜存精,只顺接写其白:“微寒,像一味药。”花开春来,“犹如治愈了一一切冬季”,其喻至极贴切。结尾写赏花常态,将其屏声嗅息的半晌,超然为归隐,堪称当然、灵巧。
全诗如简笔划,特色赶上,言简意丰。这全仗“目识、心记、手写”之功,明了是关键。诗歌探求歧异以获张力,但绝非云里雾里,故做高明。真实的“深入”者,尤喜“浅出”。
随便
随便是一种姿势,解放的姿势。诗要解放地抒发,不只于脾气化的观念,也在于呼吸般的节律。锐意,显得权诈,矫揉造做的诗不足性命的自若与镇静,不行取。随便与本质的解放相关,更与气质的萧洒相关,终究也与诗艺的素养相关。关子的《到山顶,仿佛雪夜访戴》,其题有文明的馨香,所写倒是性命的领会:
沿途吃花
酸甜之味消解了上山的怠倦
红的,紫的,白的。满山的杜鹃花
天湖旁
绿得移不开眼的草甸上
躺着
看天际
不说一句话
仿佛,到达这山顶,就为了躺一躺
没有任何东西遮掩的天际
蓝得让民心安
下山的路上,看到了七叶一枝花
过而不采
我就如许下山了
诗句的是非凌乱,摹拟了爬山者的粗喘与轻舒。所见,所闻,通盘的言谈活动,都与山旅相关。到达这山顶,景美,心安,舒坦,仿佛宋人张孝祥《浣溪沙》词:“已是世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甚至无求,飘然下山。
全诗仿如散文,随便挥洒,行去向止,凸显了人本和文本的解放姿势,诗意的栖身获得灵巧演示。
姚风的绝句
从李天靖的诗评中,得悉姚风新出了诗集《绝句》,一如昔日的言简,味长。录两首:
绝句?37
大海装满有数滴水
有人告知我
从一滴水能够见到大海
在一滴水中
我打捞沉船、银币和遗体
“从一滴水能够见到大海”,这可是个比如,“以小见大”的征象抒发云尔,书生却认此死理:将一滴水看成了大海,尔后就有了海,有了“打捞沉船、银币和遗体”。诗就神奇地形成了。可否将错就错,可否偷换观念,是有无诗心的体现——诗心老是天果真。
绝句?53
天下并没有转变
仍然公务公办
斜阳“嘭”地一声
一枚公章
盖在了地平线上
终归答应了
我望著窗外,就像一个晚上
望著另一个晚上
斜阳如盖印,栩栩如生,灵巧征象。很多书生止于此喻,誉景云尔。姚风将盖印之喻展延到社会生涯,对官厅做派的攻讦让这首诗有了承当(李天靖语)。书生要对社会生涯讲话,假使他吟的是风花雪月。
靠山
面临一棵枯树,书生偶尔感喟死活,而若这棵树长在不同处所:崖边的,大漠里的,海边的,涧底的,引起的诗思也会差别。当杨远宏见到那棵出名的树,写下的两行诗,题目叫《景山》:
一个王朝吊在树叉上
那棵树也因此枯死
景山是靠山,因而史书典故做为靠山,书生的议论让这棵树长生。
说爱
少年强说愁,也爱谈情,做甚恋情?公刘写道,《惟有一个体能叫醒它》:
我的心房里,
恋情在沉睡。
惟有一个体能叫醒它,
我不知这个体是谁。
人皆有爱,只待一人,但,“不知这个体是谁”——几许坚定不移,不堪一击;几许鸳侣勾心斗角或心有不甘……要是恋情有公式,这首诗便是了。
坎坷
诗是折叠的艺术,不行一泻而出,尽收眼底,务必好事多磨,否则遗失幽静,就直白了。以空格键的《花开了》为例,所写如题,数见不鲜了,能有甚么新意呢?但他却在八行诗句中,以三个条理,将偶尔的一瞥写得回味无穷:
没有人惊叫
甚至根底没有人瞥见
花开了——我设想着——如同一个姑娘
解开了衣服,它可是
让天下减少成
一个襟怀
而你从傍边短促走过
带走了,它十万分之一的香
破折号以前的三行,强调此花的罕见,开与不开,没甚么人留心。这在写法上为“抑”。接着写本人的一个想像,与花如丽人不同的是,他以宽裕动感的细节,将旧喻转变、延长为天下的襟怀,让一朵花显得广大,这在写法上为“扬”。在抑、扬之间,设想“你从傍边短促走过”,将场景具像化,易于觉得,带领读者参与阅历,如闻花香——强调只带走了“它十万分之一的香”,让人懂得:哪怕是普通小花,也有艳丽——关于低微者的敬仰也在个中了。
岂可短促?你会错过几许优美的事物!当然,美,在于觉察,更在于体现。
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