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位居北京城的中央,是穿越紫禁城纵贯全城中轴线的制高点,也是北京全城的中心点,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景山的下面全为砖石瓦砾和泥土,没有别的东西。那么这些土渣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在这里堆积成一座规模不大的土山呢?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于永乐四年(年)下诏次年开始营建北京,未能按期开工。永乐十五年(年),再次下诏议营建北京宫殿,并于当年六月正式开工。至十八年(年)十二月,宫胭、城池、太庙、社樱全部完工。在营建过程中,把拆除燕王旧宫即元故宫大内及城墙废弃的土渣和开挖紫禁城护城河以及南海的废土在宫后堆筑了一座土山。用这些废弃的土渣堆筑这座土山,并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土渣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营建北京整体规划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明成祖在营建北京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充分吸收明初多次大规模营建都城在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上所取得的成果,一系列错综复杂、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都能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建西宫为视朝之所,腾出燕王旧宫(即原元大都宫殿)拆除改建。八个月后,西宫建成,明成祖回京,亲自监督整个北京营建工程。
整个宫阔南移,建太庙、社樱于拥门左右;京城南墙南移;挖宫城护城河和南海;把元故宫后宫正殿延春阁及其左右的位置定为堆积废弃土渣的场所,筑成大内镇山;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成”,十九年正月,明成祖由“旧宫”(即西宫)迁回新宫,整个营建北京的工程完结。后苑镇山林木葱郁,鹤鹿成群,成为帝王游幸之地。
把拆除元故宫、营建北京的废弃土渣神妙地幻变成为明北京城中心一颗引人注目的璀璨明珠,匠心独具,是营建北京工程中的一件杰作,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的奇迹,这比金人拆迁汁梁良岳搬到中都,在琼华岛上堆筑万岁山要高妙得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894.html